佛光塔影话月海

发布时间:2017-01-11     浏览:4003次

 

佛光塔影话月海

顾乐生

             1

在我七十年的生涯中,有缘认识了一位大德高僧月海禅师,虽然已过去五十多年了,至今他的音容笑貌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随着第十次振风塔大修接近尾声,我已多次走进迎江寺。迎江寺和振风塔在安庆人的心目中不仅是地标性建筑和象征,也是振兴安庆文风、福佑百姓的圣洁之地,它曾寄托过多少莘莘学子的希望,也曾牵系着多少安庆游子的乡愁。

据《怀宁县志》记载:皖城诸山 雄峙西北,东南滨江平衍。形家言,须镇以浮屠,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明隆庆庚午,安庆知府王宗徐谋於邑绅於惟一、吴宗周,乃建兹塔。 1953 年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次修塔时,工人们就曾在塔的第六层发现了一块藏匿于塔身的小碑,碑文只有隆庆二年修建寥寥六个字,从这块碑文可以推断振风塔是兴建于明穆宗隆庆二年,建成于隆庆四年(公元 1570 年),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对于安庆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蔚为壮观的十方选贤丛林迎江寺建于何年?曾有一些不同意见。我非常同意我市著名作家黄复彩先生的意见,应以《安庆府志》、《怀宁县志》为据,将迎江寺 建寺历史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 974 年)改为明万历四十八年(公 1620 年)为妥,而现存于迎江寺及市博物馆内的两块完好的碑刻,其中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 年)《重修 振风塔暨殿宇山门碑记》称:“……万历已未,郡守阮公自华募建头山门、大雄宝殿、宸翰楼、三官殿,并装修前后佛像。光宗御书护国永昌禅寺。而另一块刻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 年)的碑记则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迎江寺,与振风万佛塔并建,历称胜境。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判断。有意思的是为迎江寺御书护国永昌禅寺的这位明朝泰昌皇帝,在位不过一个月,竟记着为安庆新落成的这座寺庙御书皇封,真是难能可贵。更有意思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工人们在修复被造反派和红卫兵砸毁的迎江寺山门门楣时,意外地发现了藏匿于山门正上方的清光绪八年(公元 1882 年)光绪帝手书的楷书迎江寺镂金匾额,终于重见天日,高悬山门。而市民在意的是铁锚的下落,因为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既留不住风水,更留不住人气。在市民热切企盼中,当年被造反派和红卫兵抛弃在市氮肥厂江边仓库杂草丛中的一对大铁锚终于找了回来,被原样安放于山门两边石台上。

佛教作为一种劝人向善,讲究因果业报的平民宗教,怎么也逃脱不兴衰轮回的命运?今日盛世修塔,则祥瑞之事不断,在工人们于振风塔第一层的檐上发现了九州锁钥放大光明两块碑刻后,工人们又在第三层八个塔门两侧的壁龛里发现了古代壁画,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我清明节来时,工人们正在从上向下拆除,维修振风塔的脚手架,行人还不得靠近。远看,已露出的崭新塔尖、覆钵、 相轮、宝瓶和最上四层塔身在阳光下,非常醒目。五月我再来时,虽然宝塔第一层还被蓝色的金属施工护栏围着,但重檐斗拱、青瓦粉墙、八角七级,巍巍宝塔已焕然一新了。振风塔集全国古塔建筑之精粹,雄伟壮观,素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之美誉。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它是:最能引起旅游者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的。我问毗卢殿门前正在忙碌的工人师傅,什么时候能完全修好对外开放?工人师傅说,最底层建筑面积最大,作为整个塔身的基础,维修难度也最大,可能还要几个月时间。何况,作为国家重点文物,既没有结构图纸,也没有以前的维修资料,每一步还需要等专家意见。我曾听爷爷说起过,振风塔的设计,传说是京城白云观老道张文采,仿天宁寺塔的结构 ,加以精巧构思设计而成的。1953 修塔时,迎江寺住持月海法师任修缮小组组长,也曾找过此图纸,当听说遗落在庐山时,他就派人花高价买了回来,当时可派上了大用场。可这些原始图纸和修塔资料在文革中都被毁之一炬。我只有仰面向塔,巨大的宝塔就耸立在我的眼前,被遮住的太阳,光芒从塔身四周射出,我整个身心都被那塔的光辉所摄,不时有几声风铎塔语,在塔影佛光中我想起了月海禅师。

2

月海(1890-1968)号恩修,俗姓 王,名续坤,安徽亳州人。1909 年落发为僧,1911 年赴南京鸡鸣寺学唱经,后回亳州担任咸平寺住持。月海出名,还在于他护教,被我省佛门誉为功臣。辛亥革命初,安徽都督府曾明令各地没收寺庙财产(土地房 屋),兴办教育事业。月海为了保护庙产,挺身而出,向当地政府申诉,因久拖不决,他不得不到省会安庆来打官司。直打到 1932 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撤销了都督府时的决议,将全省各地庙产全部退还给各个寺庵。他的行动得到当时省佛教会的支持,先留在迎江寺担任知客,后任监院。 1929 年冬,月海见藏经楼被焚,1934 年他就协助前后任住持恢复和重建了藏经楼,并修好了放生池,新建了毗卢殿、海岛和大士阁,使迎江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1938 6 月日军侵占安庆,月海安排好迎江寺的善后,收藏好文物,离开安庆到潜山,担任天柱山马祖庵住持。1939 年赴战时安徽省会立煌(金寨),担任省佛教会理事长。数年后,返潜山担任三祖寺住持。抗战胜利后,月海再度被推选为省佛教会理事长。同年回安庆任迎江寺住持,至到他 1968 年圆寂。建国后,月海多次被选为省、市各界人民代表和人大代表,1953 年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理事。

作为曾是名刹迎江寺的掌门人的月海禅师,可能已被很多人淡忘,但历史不会忘记。皖峰长老曾这样评价他:当时迎江寺的方丈月海是一位在广大佛教徒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僧人,他曾在安庆沦陷时期为保卫迎江寺以及捍卫中国僧人的生命财产而与日寇展开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他在为三祖道场的重建和发展中作过不朽的贡献。对于这样一个有影响的僧人,党和政府考虑到他在参政议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是在安庆市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建立不久,即安排他进入安庆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政协前身),充分听取他在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1954 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及时采纳了月海法师关于对振风塔进行必要的整修的意见和提案,在当时安庆市的经济还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对振风塔进行了一次大修。……使迎江寺基本恢复了作为一个佛教道场的基本条件。我们知道,新中国建国后对振风塔进行的第一次大修,是市政府根据 省政府下拨给安庆市文物保护经费 七千元进行的,1953 8 月开工,并发布了《关于保护振风塔的布告》。1954 年,月海法师在安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又提交了关于全面整修迎江寺的提案,得到政府的支持,全面修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和藏经楼,从而使迎江寺基本恢复了作为一个佛教道场的基本条件。

话说 1953 年的修塔,安庆人记忆犹新。那是解放后人民政府为安庆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也是安庆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的一次展现。当时,建筑落后,物质条件也很有限,安庆民间工匠们用简陋的设备,采用包塔螺旋架,用钢丝吊架搬运建材,由上而下,一层一层修理出新,从 8 月开工, 到年底完工,参观者不断。有的为高空作业的工人们耽心,有的为修塔匠们的聪明才智喝彩,有的为一层回廊柱檐雕刻精美狮衬的工匠点赞……。安庆解放后,第一次修塔成功是政府、工人、寺僧和社会各界著名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祖父顾世勋,作为月海禅师的朋友和安庆老一代民主人士,与光明甫、房秩五、史沛然等老先生一道支持和参与了修塔盛举。记得振风塔修缮竣工典礼时,市民蜂涌登塔,寺内万人共聚,月海大和尚还带领僧众做了大法事, 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佳话。

我祖父与月海禅师同为一到六届市人代会代表,曾共同为安庆市建设献计献策。在 1954 8 月召开的安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曾联名月海法师动议关于对迎江寺进行必要整修的提案,获得市政府支持,提案得到落实。在迎江寺大雄宝殿修好以后,又对塔后的毗卢殿和藏经楼进行了修缮。

月海禅师对修复毗卢殿和藏经楼情有独钟,因为这两大殿堂都曾凝结过他的心血。特别是毗卢殿。因为早在1934 年,藏经楼修复后,他就着手在宝塔和藏经楼之间修建这座毗卢殿,供奉毗卢佛。毗卢佛,《大日经》 里称其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遍照大日等,所以也叫大日如来,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高大的毗卢佛镀金立像下是千叶莲花宝座。一花一世界,整个莲台代表着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月海禅师崇拜毗卢佛有如阳光普照大地,无所不在,广泽众生,佛身不灭真理不灭的智慧,以求为一方信众带来幸福和吉祥。迎江寺毗卢殿按佛家意念修成重檐歇山顶,从外面看大殿是两层,从里面看是一层。两层代表佛家的术语真谛俗谛。两层里面是一层,表示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是一不二,彰显了佛法在世间的真谛。

我走进宏大的毗卢殿,毗卢佛神色庄严,左边是大梵天王,右边是帝释天神,殿周为二十一天神,殿后是四海龙王朝观音的的海岛群雕。现 殿右置有大罗汉钟一座,殿中一对顶 梁柱上悬挂着胡寄醮先生用隶书重写许世英的对联心本无佛,佛无心,礼座上金容,何须幻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大江明月,莫问前身。”“莫问前身,原先毗卢殿里的所有佛像和海岛在文革中完全被砸毁了,现在毗卢殿里所见的不是幻相,而是皖峰方丈 1988 年以后重新修复的,毗卢殿落成,佛像修好时,赵朴老亲自题写了毗卢殿匾额。记得 1955 年月 海禅师重修毗卢殿时,想请我祖父为 17 米多高的屋脊上题写佛日增辉, 法轮常转八个大字,我祖父欣然应允,用正楷书写了这两句佛家语。佛日增辉放在南边,法轮常转放在北边,都是月海禅师的意见。值此,只要我们登上宝塔第四层,面对毗卢殿屋脊,就能看到四个大写的佛日增辉白底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直到 1993 年皖峰方丈将天王殿、大雄殿和毗卢殿黑色板瓦更换成赭色 琉璃瓦拆除时为止,虽然再也没有恢复,但这两句佛家语现就写在迎江寺庙门东面的山墙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政府又先后拨款修复了文革中被毁的佛像、被砸的庙堂。 迎江寺也一样,佛、法、僧三宝得以重见光明。特别是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振风塔、迎江寺等庙产和文物全部移 交僧道管理,迎江寺成立了由僧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迎江寺又恢复了丛林制度,重新办起素餐馆,实现了以寺养寺。在皖峰方丈和僧众募化和努力下,全面整修了塔体,修复了毗卢殿和观音海岛、法堂、藏经楼、大士阁、广慈殿,重塑了佛像,绿化了宜园 和寺院,使迎江寺又恢复了盛世佛兴和塔像辉煌的景象。继 1983 年,迎江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振风塔申报国保单位成功,使之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胜地。

                                                                  (注:本文在编辑时有所删减)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