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安庆花园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2691次
旧时安庆花园
张爱斌
旧时安庆民间有不少私家花园,如馨园、寂园、陟园、养园、寄园、范园、遂园、集庆园、成园、安园、可园等多达二十余座。随着时代的更迭,相继废记,并被人们渐渐淡忘。安庆园林虽没有苏杭园林那么驰名,可也各具特色。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寻其踪迹,别有一番意境。
张氏公祠“馨园” 馨园建于晚清,旧为张刚勇公祠私家花园,在城北平安岭(今消防支队北侧)。清季借祠改办省立专门法政学堂,祠废而园益拓,环池塘建亭榭楼阁,苍翠芬芳,景色宜人,城中之第一佳境。学者何宇尘曾在此读书,有诗云:“劳役二十载,重过读书堂。翠柏已成把,杂花生异香。星光凉入水,竹影暗窥墙。祠宇识兴废,江城接大荒。平生几知已,歌哭九回肠。书史空驱策,人天共抑杨。樽前浮沧海,笛里动伊凉。避世居宜酒,寻山诗欲狂。天涯惊睡梦,池馆静秋霜。寄语馨园主,怀居孰短长。”据长者介绍,馨园废于清末民初。
百花亭畔“寂园” 建于晚清的寂园,位于百花亭畔(今二中东侧)。清人黄花亭少时观武场较射,犹及见之,百花亭已迷其所在。叶子谦有登百花亭记云:“寂园临塘,城东北一角,不易蓬莱深处,寂园实当之。”寂园因毗邻百花亭,风景颇佳。诗人张易吾曾居之。李范之有诗云:“一泓春水门前绿,半亩蔬园雨后青。镇日香风薰欲醉,诗人合住百花亭”。李范之初居鹭鸶桥啸楼,故名其诗曰《啸楼集》。后来。李范之建屋于寂园之。名曰寒翠庐,移居后,将啸楼让刘伯远。刘戏赠二绝:“争墩往事已成尘,递旅乾坤迭主宾。分付楼头旧风月,平章今又属诗人。”“曾倚危楼望九洲,翻云覆雨不胜愁。元龙豪气销磨尽,让子高眼百尺楼。”太平军攻占安庆后,利用百花亭为御敌炮楼,后年久失修渐废于清末民初。
万松山上“陟园” 位于西门外太平寺后山――万松山上的陟园系钱选建于晚清。钱选少年丧父,奉母游观,西望愚公峰,父陟园在万松山,曰陟园,取陟山在右之意。清人孟安世记云:园内清池一掬,映以朱栏,前后有堂,堂左忽辟双扉,细路短垣,人行墙外,花迎拂面。进憩小亭,又云小却有堂盈尺,又云左右斗室,阵列书史,又云及度层梯,登高楼,凡四山之窈邈,大江之游滢洄,近收几席。杨汝谷诗录其一:“陟园高处望松楸,黯淡寒云饶一邱。莫咏蓼莪明月夜,恐惊乌鸟叫枝头。”陟园后毁于抗日战争。
任氏别墅“寄园” 是明万历庚戌(1610)科进士户部主事任国祯所建,其别业后,孙任大参遂将别墅扩建,并改名寄园,在城内东北。颜素题任大参寄园诗:“今朝风日好,乘兴入园林。绕径分花屿,通池接水源。神仙留秘?,鸥鸟足清言,自得幽栖意,为庐不避喧。客至频呼酒,时和但卷帘。暗香浮绮席,清韵上瑶篇。草际云英度,花边空翠悬。抱琴孤月去,扶醉欲仙仙。”寄园亦毁于抗日战火。
双莲禅寺“范园” 范园,即范家花园,位于双莲寺旧址,是南宋时期安庆知府范文虎的私人宅院,园中林木葱茂,繁花似锦,环境幽美,秀色可餐。园内荷池每逢盛夏,荷花盛开,香气扑鼻。有次曾开放一黄一白的并蒂莲,故范文虎为二女取名金莲和银莲。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军攻下江州(今九江)的第三天,范文虎乞降,遂成元军两浙大都督,两个女儿深感羞愧,离家到西门外清净庵削发为尼。范文虎离开安庆后,将范园改成家庙,因二女名金莲、银莲、便将家庙改称“双莲寺”,后年久失修渐废,解放后改建为双莲寺小学。
世太史第“遂园” 遂园位于天台里赵朴初故居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刘尚志旧居,其子刘若宰中状元后建状元府,将此屋卖给都御史扬汝谷。遂园共有五进,占地共四千多平方米。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攻克安庆后在此设外江军需局。同治三年(1864),为清翰林赵?购置扩建,因赵家是四代翰林,故名“世太史第”和“四代翰林第”。遂园两侧山墙为起伏而高出屋顶的马头墙,大门两旁有抱鼓形石门墩,石柱门框上方有李鸿章题写的金字横匾“四代翰林”,两边楹联为“江山如画”;“物我同春”。每进大院两旁都有天井和高大的梧桐树。东西有亭院,各有厢房,后有花园“如意斋”,园中有池塘,塘内有荷花,小山上遍栽杏树,桃树、桂树、梅树和各种花卉,四时花讯不断,绿荫满园。赵?曾作《园居》诗云:“长江抱城流,不见江中景。时从女墙隈,迟迟度帆影。沙鸟空际鸣,舻声烟外静。夕阳引江光,明天高树底”。遂园在解放后成为安庆报社和居民住所。1986年后全部搬出,产权归还赵氏家族。2001年安庆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全面修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藩署内“成园” 清乾隆十九年(1754),旗人巡抚鄂东舜在旧安武将军署内建造集庆园后,又相继以江南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建造了惺园、成园等私家花园。成园位于旧藩署内(今人民路金华联时代购物中心后侧),与旧抚署之安园并胜。抱瓮园又为安园之一部,莱根香亭、后乐轩,均在该园内,又有鹤冢龙湫,皆园中佳景。清人李范之诗云:“痉鹤无铭空有冢,潜龙不见尚名湫”。民国初年,曾有人于西城外掘得渡鹤桥碑,不知者以为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故迹,后有人云,昔有抚署幕客,常携鹤游西城外,此或为鹤冢之由来也。成园与安园等毁于抗日战火。
鲁琢府第“养园” 康熙六年(1667)进士,历官至山东提学的任塾,归购废址为园,名之曰屺,中构霄汉楼于安庆城内任家坡,又建三江第一楼于城外莲湖之北。诗人鲁琢(又名鲁明)建养园于三江第一楼前。鲁琢即兴吟诗曰:“养园我筑大江头,恰拥三江第一楼。是也!”诗人余鹏年作《养园为鲁明府赋》云:“得养无不长,难教一物违。看君谢尘组,素襟甘掩扉。尚花杨春芳,种松凌霜威。朝起灌溉罢,读书无是非。江光淡渺虑,山影明涵晖。兹园即柴桑,城中见逾希。时还诗与酒,待我同褰帏”。诗人写他深居养园,养花植松,潜心读书,诗酒自娱,过着远离俗务,没有是非的清静淡泊的生活,并对此表示赞同和羡慕。养园亦毁于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