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绘就成功路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3703次

 

执着绘就成功路

杨勤华

每个人表达自己心灵感受和情感的方式各有不同,绘画是我心灵的召唤和情感的最好表达。”在接受采访时,汪津淮道出了自己热爱绘画的“秘密”。他说绘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却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从事油画创作等30多年,手中的彩笔,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又成就了更高的人生追求之路。

  提起热爱绘画的原始初衷,汪津淮有些激动,眼睛里有一丝悠远的光在闪动,他说,那是自己很小的时候,当时父亲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工作,后来由北京调到陕北,他和母亲也随军来到这块黄土高坡上生活,陕北人的淳朴善良给了他终生难忘的印象。记得上小学时,母亲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患上了血压不稳症,部队医院没法根治,一位当地的热心人,告诉父亲一个偏方,其中有一味草药需要上山采挖,汪津淮将这味草药的名字记了下来,到学校时问同学在哪能挖到。哪知道第二天一早,每一个同学手中都握着一把他所需要的草药送到他的座位上。当时的汪津淮激动得眼泪直在眼眶里转动,他听父亲说这味草药并不好采挖,同学们肯定是昨晚放学后打着手电筒上山采挖回来的。同学们没有丝毫表功的神情,从他们自然的神态中可以看得出来――这是自己应该做的。那一刻,汪津淮最想要做的就是将每一个同学真诚和友爱的表情记录下来。或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汪津淮的幼小心灵中萌发了绘画的念头,此后,他便总是喜欢拿根铅笔给每一个同学画像,尽管这只是一种简单原始的随意涂抹,但是,却真实记录了他内心的感受。在陕北呆了五年后,他们一家又搬迁到陕南,这里的人同样开朗热情,同样给汪津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陕西生活的8年间,他不仅感受到了淳朴厚道的情义,还对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坡充满了深情。此外,有一种充满独特魅力的剪纸艺术,也让他印象深刻:一张简单的红纸,在剪纸艺人的剪刀下,很快会变成让人爱不释手的画作――真的好神奇,好有趣。

  后来,父亲转业回到安庆石化工作。1979年,汪津淮也考入了石化技工学校,毕业后在安庆石化的一个工厂里干起了电焊工。此时,二十岁的汪津淮心中的绘画梦在电焊弧光的闪耀中更加强烈了,可是,他却不知道路在何方?对于自己这么多年来仅凭爱好但并没有多少长进的绘画技艺,汪津淮很苦恼,他知道绘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必须要经过正规的学习培训才能真正入门。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全社会都在为失去的年华而努力追赶,人们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思想意识非常浓,不少的补习班也应运而生。那一天晚上下班后,汪津淮又像过去一样,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美术补习班。听一位朋友说,市“工人之家”俱乐部近期正在举办美术培训,他匆匆赶到“工人之家”俱乐部,果然这里的“美术中级班培训”已经开课有好几天了,授课老师是省著名油画家韩培尧。心情激动的汪津淮等到下课间隙,找到韩培尧老师迫切要求入班学习。望着眼前这位憨厚可爱的小伙子,韩老师点点头,道:“你如果真的爱好美术,就得从初级班开始。”汪津淮当即报了初级班的名。在此后的半年多培训中,每天他风雨无阻,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再到色彩、造型等美术基础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正规的培训为汪津淮以后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他从迷茫中找到了自己人生所要追求的艺术之路。

那些日子里,汪津淮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就是按照授课老师的要求进行基础练习。为了画好色彩静物,每当奶奶买菜或水果等回来后,他都要先练习一番。这种训练非常管用,一段时间后,他将自己的这些习作拿给老师指教,老师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小伙子刮目相看,夸赞并鼓励他“肯用功,只要坚持下去,将来必有成就。”

在老师的鼓励下,汪津淮又从市图书馆借来《西方美术史》反复阅读,尤其是那些艺术大师们为了追求艺术,历经艰难的事迹更是让他欲罢不能,他期盼着自己也要向大师们那样,做一名执着追求绘画艺术的人。

那几年,除了上班,汪津淮就将自己关在自家的画室里,每天从事着自己的油画梦,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绘画不但让他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也使他的生活变得单纯和充实。1987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展在上海举办,汪津淮得到消息后激动得几夜没有睡好觉,他向单位请了年休假,自费去上海观摩。当他走进油画展厅时,一股从没有过的潮涌从心底里往上翻滚,大厅里展出的都是如雷贯耳自己仰慕已久的靳尚谊、詹建俊、杨飞云等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大家的作品,眼前的一幅幅名家作品真迹让汪津淮难抑心中的激动和喜悦,更让他的眼睛为之放光。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汪津淮带着两个面包和一瓶汽水,从早晨开馆到晚上关门都留恋在大师们的油画前,整整350幅作品,他一幅不拉地全部看完并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些作品让他眼界大开,不同的风格更令他耳目一新。名家们高超的绘画技法和对画面的处理方法着实让汪津淮受益匪浅。

回来后,汪津淮将在上海油画展一个星期的学习感悟反复在脑子里过筛子,并“消化”到自己的习作中,在不知不觉中画技有了新的提高。在此期间他调到了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专职宣传工作,绘画的时间较之当工人时充裕了许多,他更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油画创作。汪津淮像一颗画坛的新星,闪耀出了璀璨夺目的光彩,其作品先后参加了市、省及香港油画艺术精品展,并屡屡获奖。

     时隔8年的199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在上海举行,谁也没有料想到画坛新秀汪津淮这匹黑马以一幅《生息》作品入选,居然同他当年仰慕的大师们的画作同时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展示。《生息》是一幅表达人与自然融合并相互依存的作品,画作造型夸张,画面中黄色的黄土地和红色的红高粱以及绿色的高粱叶、茂密的树林构成了一个强健的男人和一个正在哺乳的女人。汪津淮采用超现实的手法和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的明快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让人产生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小荷初露的汪津淮在此后的创作中一发不可收,并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1997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水平,拓宽创作视野,他自费赴北京中央美术院油画系进修,在这座中国油画最高学府,他不但厚实了油画基础和理论体系,还有幸数次观摩到米勒、塞尚、莫奈、安格尔等等世界顶级油画大师的原作。大师们的作品无疑是他取之不竭的营养,也让他的眼界看得更高更远,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也更严更高。

  在不断的探索中,汪津淮深刻意识到只有将本民族的和心中最美最需要表达的情愫表达出来,才是提升自己作品品位并形成自己油画作品独特风格的最好道路。黄土高坡的陕西和那里淳朴善良的人与所经历的各种事是汪津淮始终保存在心底深处的眷恋,这些成了他以后创作的主要灵感源泉和元素,也形成了他油画创作的独特风格。他带有抽象、夸张和剪纸特色,融入着黄土高坡色彩和元素的油画作品,就像一缕清新的风儿在油画界吹开,不但为业内人士所关注,也为油画作品爱好者所喜爱。

《山歌》是一幅大型油画画作,汪津淮运用自己擅长夸张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对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作品别出心裁地将黄河水凝固成黄土高坡上的一个个音乐符号,将山、水和人融为一体,使整个画面既柔美又雄浑震撼。

  《温暖的记忆》则是借鉴陕西剪纸艺术,画面上一位丰满的母亲正在给自己的孩子喂乳,既充满饱满膨胀的夸张,又给人一种纯净柔和的美感。

  《祥云朵朵》运用红、黄、蓝、绿、白、黑五中不同色彩的语言,构成了一对情深意浓的男女青年,五种各有寓意的色彩搭配巧妙,使画面呈现出融合的美感。

  《地久天长》同样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坡上的爱情故事,画面中的一对爱人,他们坐在温暖厚实的黄土地上,仰望着蓝天,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

一幅幅充满浓郁民族气息和个人鲜明特色的画作,让汪津淮在油画创作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2年,已经担任安庆石化美协主席的汪津淮开始涉猎版画创作,一出手便显出了不凡,他的以安庆经典黄梅戏《打猪草》为题材的同名版画作品,在参加了新徽派版画展后,又被选送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版画展并受到好评。2004年,他创作的第一幅丝网版画《西部放歌》入选了第二届中国丝网版画展,还获得了安徽省新世纪版画“优秀作品奖”和全国产业美术精品展“优秀奖”。2006年,汪津淮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了第一部四联画黑白木刻版画《青春好年华》,作品分别以成长、进步、奋斗、成功为主题,展示自己从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长为一名艺术家的历程。作品展出后,收到业界一致好评,获得了中国石化第二届版画展金奖,在参加全国第三届工业版画展时,并被湖北省美术馆收藏。

成绩的取得,也让汪津淮获得了不少的头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等等, 2017年初又担任了安庆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自担任安庆市美协负责人之后,汪津淮深感自己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安庆市美协会员们以安庆历史、经济、文化等为土壤,用艺术的手法展示安庆、推动安庆市美术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安庆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今年318日,汪津淮带着市美协的一批画家深入到宿松县开展了“大美宿松,画里家园”大型美术采风活动,一个星期的采风,汪津淮和画家们不辞辛劳深入到10多个乡镇收获满满,大家说“这样的采风接地气,我们作画时有底气。”在采风期间,汪津淮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先后创作了《春雨??》、《洒满阳光的乡村》、《乡村即景》和《山村春色美》等四幅写生画。这次采风活动不但获得了成功,也激发了画家们走基层的创作热情。下一步,汪津淮打算以历史悠久的安庆地域文化为创作主题,组织画家们再创作一批反映安庆文化古迹的美术作品,为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采访结束时,汪津淮说绘画不但能使自己表达内心感受和感情,还是与社会乃至世界沟通和交流的媒介,自己这一生注定与绘画有缘,那么,无论今后的路有多么艰辛,也一定要执着地走下去!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