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齐燕和她的绘画

发布时间:2018-06-25     浏览:2968次

说说齐燕和她的绘画

齐燕的名字,我听说得很早,认识齐燕也有十几年了,但那时我所知道的是诗人齐燕。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的诗歌就频频见报,不仅有一定的产量,也有一定的质量。这充分证明了那时她是一个勤奋,努力的诗人。诗歌写得温婉、含蓄、简洁、干净,一如其人。

我虽然我知道齐燕,但很少见面,或者说几乎不见面,各自忙各自的。如同一位哲人所说的:生活,过于匆匆,来不及感受。2010年以后,我开始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说齐燕开始学绘画,不怎么写诗了,或者说她把写诗的精力、智慧和时间让位于绘画。当时我微微有点惊讶,她写了这么多年的诗,已经小有名气了,为啥说不写就不写呢?岂不有点可惜吗?以前的努力不是白白流逝了吗?

其实不然,有的事物要找到合适的角度才能理解。记得2015年的一个秋天,她喊了几位朋友到茶楼喝茶,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位。她选中的茶楼安静、优雅,适合于朋友间的雅聚。就是在这次聚会中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绘画作品,并知道她为何由诗歌创作转向绘画创作的隐秘。

凭我对齐燕的认知,她是一个安静的人,一个喜欢独自沉思的人,一个厌倦于喧哗与躁动的人,一个沉浸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而诗歌往往是热烈的,奔放的,跳跃的,宛如一匹不受羁绊的马,在她内心里信马由缰,一路奔驰。划破她内心宁静的世界,打破了她所渴望的秩序,弄得她寝食难安,彻夜失眠。她一直身不由己的处在这种冲突的旋涡里,一路走了十几年,最后她受不了了,几乎崩溃了,为此她才毅然决然的放弃诗歌而选择了绘画。我以为这样的理由是值得信任的。

也是在这聚会中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绘画作品。其中的一幅作品,是一个有月光的晚上,周围静谧,流动着薄薄的云层,月光淡淡的,月光下的人家是安静的,月光下的树叶是安静的,这样的场景对现实是一种变形,具有超现实的意味,也是她内心世界的呈现。从这种静谧中,我隐隐约约的感受到有一种语言,随着她的月光在缓缓流动,发出细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听不见,又四处弥漫,这或许就是绘画艺术的魅力吧。我立马被这幅画所打动。当场厚颜无耻的提出要求,希望得到她一幅有月光的绘画,她也当场答应了,可至今我还没有得到这幅墨宝。

她的第二幅画是牡丹,题目是《沉醉东风》。我感到奇怪的是,她的牡丹画得有鼻子有眼的,像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一颗颗花蕊就如同一双双活泼的小眼睛,在张望这个世界。同样这幅画具有她自身安宁的气质。画里的牡丹开得很节制,似乎是半开的,在明亮的月光下,在淡淡的云层里,含着羞涩,含着深情绽开出生命中最明朗的色彩。虽有些夸张,但看不出痕迹,虽有奔放的姿态,但看不出张扬,给人感觉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内外一致,韵味无穷。

当我处在他绘画的境界里还没有回过神来,她又展开她的第三幅画《无意争春》。这幅画的色调素雅,简洁,梅花正处在严寒里,就绽开了花瓣,每一朵花相互映照,相互衬托,无言而语,语中有魂,魂中有神。体现出生命的卑微而伟大。这幅画节制,内敛、含蓄。仿佛自己的美丽只留给自己,无意与百花争春,直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幅画里已经体现出梅花高尚的精神和优雅的品质,在孤独中洋溢出高贵的情操。从这幅画里可以看出她后来走向冰雪画的迹象。

就我而言,说实话,当齐燕还是一个诗人的时候,根本看不出她具有绘画的巨大潜质,也看不出她作为一个画家的痕迹。那时只为她放弃诗歌而惋惜。殊不知,当一个人的绘画有着诗歌作为背景,就具有了不言而喻的优越性,或者说给绘画添置了更加丰富的元素,真的是如虎添翼。自古至今,诗画一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接触到齐燕的冰雪画是后来的事,也就是2017年的春天,我担任了安庆广电报《书画家专刊》的责任编辑,为她做了一期绘画作品专辑。第一次看到她的冰雪画《江南初雪》我真的是大为惊讶,一下子被雷到了,不禁倒吸一口气,从此我就在朋友们间说到齐燕这个名字,并预言:十年后,你们再看齐燕的画,已具备大师的征候。这幅画总体风格还是宁静、淡雅、诗性。这诗性里隐含着耐人寻味的意境,或者说蕴含着无限的诗意。画中的远处是辽阔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错落有致,诗意的远方。淡淡的雪中已深藏着春意,春意似乎已经从雪中睁开了眼睛。平静的小河里停泊着两只小船,船的旁边是几间农家小屋,小屋的屋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周围是树,树上开出了淡红色的花朵,色彩活跃,象征着生命的朝气,蕴含着生生不息美的事物。当这幅画展在大厅里时,我看了又看,久久徘徊,不忍离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此刻我想起齐燕的一篇文章《与一朵雪花不期而遇》:当洁白的雪片再次以花开的姿势绽放在隆冬的天地之间;当纯净的雪花再次以优雅的容颜装饰世间万物之时,天边吹来的风不再彻骨的寒冷,鸟儿欢鸣于腊月的枝头,而我,正在画室中书写一幅幅洁白如雪的梦……这梦境由遥远的过去款款而来,它穿越了三十多年的时光,初心依旧,步履执着,直到最终摄取了我魂魄……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