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濡墨——宋跃文的山水画

发布时间:2018-10-29     浏览:3006次

烹茶濡墨——宋跃文的山水画
王为民


       
这是一个明媚的下午,阳光灿烂,耀文开车接我去他的静泊轩品茶、读画。跃文是个有情趣懂得生活的人,将一个只有五十多平方米的老旧居室,拾掇得井井有条,充满意味。
       
刚刚落座,跃文便问喝红茶、还是绿茶。对于喝茶他很讲究,专门的茶具、杯子,而且还有一整套沏茶的方法,我平日里虽爱喝茶,但个中门道,知道甚少。这么一个讲究的人,画起画来肯定也是爱动心机的。果不其然,认真看完他近些年的山水画作品后,真有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叹!          
      
宋跃文,1968年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80年开始正式拜安庆著名山水画家韦远柏为师学艺,数十年笔耕未停,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从宋跃文山水画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传统书画的涵养,他对墨色浓淡的掌握,对虚实的运用,完全是胸有成竹,体现了深厚的功力。他的山水画,凝练刚劲,墨中有骨,即便是自由泼洒,也无处不显示出结构和章法,透着雄健的笔力。此外,他的山水画中,还引进了一些写生的因素,他将多年来遍访名山大川得到的视觉经验与心灵感悟,一并融入自己的山水世界中,增加了画面的透视与肌理效果,从而使他的山水画更具有张驰有度的节奏与幽韵深邃的意境。 
     
李可染对中国山水画有五字决:气、大、北(笔)、丰、含。我以为可染大师这5个字高度概括凝炼,对鉴别山水画的好坏,相当管用。
      
宋跃文的山水画一眼望去,好有生气,一派从生活中得来的山野之气,清新之气。但是静下心来一一品味,发现尽管充满着生气但却不失古意古意,是赵孟頫对于绘画的最高追求。他说: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这里的古意是一种境界,是超越了笔墨这些技术问题之上的。
      
画中国画,我以为只有三个方向:向前、向后或立定。也就是:面对将来、面对过去或面对现实。时下毕竟是一个相当现实的时代,面对现实,是绝大多数画家的策略。这就要时时在问,画眉深浅入时无面对将来,其实是一个伪问题。谁也不知道什么是将来。于是,以将来的名义做画就如同画鬼,没有任何参照系,全看你忽悠了。而面对过去,是有双重风险的。一是,在这个以创新为时尚的时代,创新就等于是好的,而反之,就是再好也是不屑一顾;二是,面对过去就意味着你必须面对的是艺术史上的所有大师与经典,而这一切并没有过去,它们是与现在的文化艺术同构共时的,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仍然在消费赵孟頫们
     
但是,宋跃文不怕,从容不迫地面对着过去。他能在深研传统的同时尤重写生,拨云寻道,以心观物,移步焕形。中国艺术的冲动源于山水,画家对天地大美之恩、之情、之意的外化,是精神与意识价值的体现。
      
《世说》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眬其上,若云蒸霞蔚。这几句话正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亦是宋跃文山水画的执着追求。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