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龙祥的小说

发布时间:2019-06-17     浏览:23059次

明 镜 台

耿龙祥

我们厂里的墙报,是党委书记题的名字,叫作 明镜台

去年春节前几天,我们几个过去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接受了一项任务,每人要为 明镜台 写一篇文章,总题目叫作 想当年  
   
当年的经历虽然丰富,有些经历因为日子隔的久了,生活变化太大,印象也都淡薄了;有一些虽然记的比较清楚,情节又太复杂,很不容易写。只有 妈妈 送我出大别山的一幕情景还比较好写,我就决定写它。
 
   
这里所说的 妈妈 ,其实是与我素不相识的穷苦老大娘。
 
  
我受了伤,部队把我安插在她的家里。按当年的说法,叫做 打埋伏 。我在她家里住了三个月,她把我当作亲生的儿子看待。我伤口一好,她送我出山归队,以后就再没见过。事隔十年了。我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才大体写成。结尾一段是这样的

   
下大雪,刮北风。一路上,妈妈总让我走南边。她用自己的身体,替我遮着风雪。到了小河边,一只小船在等着我。
 
   
妈妈把我紧紧抱住,从怀里掏出三个窝窝头,塞进我的口袋。
 
她流着眼泪对我说: 希望你 妈妈希望我怎么样呢?她当时仿佛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再也记不起来了。要用三两句话传达出那大意来,更是困难。
 
  
我的写作的 灵感 ,不知到哪里去了。
 
  
墙报星期一就要出报,星期天我还在盘算这最后两句话。
 
  
正好也是个大雪天。我约定墙报干事三点钟来拿稿。吃过中饭,我关起门,坐在自己房里的沙发椅上,苦苦地深思起来。
 
  
我的妻坐在我身边,替我们刚满周岁的宝宝打着第四件毛衣。
 
保姆刘雁红,抱着宝宝,在我们身后来回走动。
 
  
我们这个小宝宝,有一副怪脾气,睡觉非要保姆抱着,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走动还不算,还非要不断地唱着什么。要是不抱,不走,不唱,他就哭。一哭就能憋得大半天换不过气来。幸好这位保姆是农村里来的,身强力壮,最能劳动,最有耐性,又有一个和软的喉咙,又会随口编出歌来。她走的那么轻巧,唱的那么自然,一点不扰乱我的思考。她走着,唱着


北风阵阵紧
 
白雪满天飞
 
阿姨怀中暖
 
宝宝睡觉喽
 

  
她的歌声使我想到了当年妈妈送我到小河边的情形。刚刚想出点眉目,她忽然停住了,对我的妻说: 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阿早去拿牛奶,到这晚还不回来,我去迎迎她。
 
   
妻说: 你等一等,我把这针打起来。
 
   
阿早,是刘雁红的六岁的小女儿,也跟她住在我们家里。
 
住在这个城市里真别扭,牛奶厂不管送牛奶。因此我们每天要打发阿早去给宝宝取牛奶--来回要走二里路。我曾感觉到这样不大好。妻却说: 她在乡下也要做事的。多给她们两块钱就是了。 可是在这大风大雪的天气,让她出去跑路,而且是泥泞的路,实在有点不对。所以这时我说: 把宝宝给我,你迎她去。 妻说: 你快点写你的吧。等会儿还要上街给宝宝买热水袋呢。 说着她向刘雁红瞪瞪眼,刘雁红也说: 你写吧。你的工作要紧。她不要紧的。 她继续走着,继续唱着


北风吹倒树,
 
白雪盖大路,
 
阿姨望阿早,
 
宝宝睡得好。
 

   
我看看手表,已经过两点了。
 
   
妈妈说了些什么希望呢?将才想出的眉目,又紊乱了。房里的煤炉呼呼地响;房外的寒风也呼呼地响。雪花纷纷飘落在窗玻璃的外面,化成水珠,向下淌去。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保姆又停住了脚步和歌声,对妻说: 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
 
   
阿早还不回来,我实在不放心。她只穿一件小棉袄。 妻说

   
你等一等,还有几针,打起来,宝宝明早要换。
 
   
刘雁红叹了一口气,继续走着,唱着


北风绞白雪,
 
白雪结成冰,
 
阿姨心发冷,
 
宝宝睡的稳。
 

   
也不知因为煤炉的火太大,也不知因为心里烦恼,我感到热,热的浑身发毛,就把大衣和呢制服全脱掉了,单穿着毛线衣,还要不时摇晃两条膀子,像拉钻一样。 阿早还不回来。 雁红的这句话使我很不舒服。当年风雪中的老母亲,和现在风雪中的小女孩,两个形象老是在我脑子里纠缠在一起。
 
   
刘雁红第三次停下来,对妻说: 唐同志,就请你抱一小会。
 
阿早走了三个钟头了。 妻也不耐烦地说: 叫你等一等等一等的,就剩这几针。你吵的妨碍他的写作。
 
   
刘雁红更长地叹一口气,继续走着,唱着。可是她已经编不出歌词,只是哼着: 宝宝睡觉喽,宝宝睡觉喽。
 
   
约定完稿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刻。我拿笔在纸上乱画,画了好多个老母亲的模样,也画了好多个小女孩的模样。幸好墙报干事还没来。我想,也许不要我这篇了吧,那正好。我为什么非到 明镜台 上去露露脸面呢

   
可是,就在这时,门把手咔咔一响,忽地冲进一个大汉,正是墙报干事-- 明镜台 的主编人。只见他从头发到棉鞋全部结上了一层冰冻,全身直抖,话也说不清楚,只叫

  
烤火,烤火 阿得得得 我以为是厂里失火了,钢笔一丢,就想往厂里跑。只听他又说: 一个小姑娘,掉,掉,掉下河沟 我全身颤动了一下,只听宝宝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仿佛也受了惊吓似的。妻连忙问道: 淹死了吗?在哪儿? 墙报干事跑到煤炉跟前,又喘又抖,哆哆嗦嗦地说

   
没有。在工人 医院。
 
   
这时我才看见,刘雁红脸色铁青,抖战的比墙报干事还要厉害。她把宝宝塞在妻怀里,替他将包被裹紧了,一声不响地冲出门去。
 
妻一面哄着毛毛,一面向干事说: 那个小姑娘手里拿没拿奶瓶?这要真是阿早,我们宝宝明早上吃什么呢

   
等到墙报干事的衣服烘干,刘雁红抱着脸色苍白的阿早回来,天时早经断黑。我再也想不下去了。拿起钢笔,在 希望你 下面加了几个虚点,另起一行写道: 妈妈的希望,我一点也记不起了。但是,我是绝对不应该忘记的,我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从此我就对我自己,对我妻子,都有了意见。我们都是国家的干部,而且是在工厂

工作,然而我们把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忘记了!我要找时间跟她好好儿谈一谈。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