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腊华的诗
发布时间:2019-10-11 浏览:28939次
作者简介:刘腊华,男,60后,安徽省宿松县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常务理事,岳西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星星诗刊》、《诗潮》、《中国诗人》、《中国诗歌》、《安徽文学》、《安徽日报》、《世界日报》等全国报刊。多次获得省级诗歌大奖赛奖项,并有多篇诗作被选入国内选本。著有诗集《什么将我照耀》、《纸上开花》等。
《曹操地下运兵道》
这些层层叠叠的砖石,土木
依然保留着古战场的余温
1800多年后,我们被运进
一座地下迷宫
单双道,循环道,双层道
让我们深陷地道的神秘
和一座城池的诡异
此刻,谯望楼外
烟雨迷濛。有编钟声涉过涡河水
潜入掩体、猫耳洞,隔空
把潮湿的超声波带入传话孔
一个鬼魅的身影,先于障眼法
将飘忽的烽火,运抵
地下古长城
逼仄的空间,一再收紧
钻出迷魂阵的我们
掉进了黄淮平原张开的天罗地网
而我们却懵然不知
《花戏楼》
恩怨和情仇
随药商去了哪里?
300多年了
花戏楼像药铺留下的一味良药
治愈了多少异乡客的疼痛
门前的两根铁旗杆
保持着旗帜最初的威风
有阵痛的乡愁在风中呼啸
掌故与戏文,依然在彩绘中
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砖雕和木雕,成为一种隐喻
一间厢房,有古朴的雕刻声穿过
隔着戏楼
钟楼和鼓楼,在晨光和暮色中
彼此提示着什么,似乎
只有座楼才能读懂它们的心事
大关帝庙的香火,袅袅
仿佛普渡众生。仿佛
一种暗示,隐痛和表达
看不到开演的戏
而戏一直在上演
就像这沉默的朱公书院,翻卷着
游客们川流不息的脚步声
就像这肃穆的岳王庙
有无言的风波,传至风波亭
《华佗》
苦难太深了
纵然是刮骨疗伤
也不能去除
一个王朝的剧毒
开刀,除患,敷药
一剂麻沸散
可以麻醉病人的疼痛
华佗,你哀民深入骨髓的疼痛
又有谁能为你手到病除?
“白骨蔽平原”,遍地的磷火
在你颠簸的命运上
划过一道长长的伤口
在刀光剑影的日子里,幻想
用五禽戏对抗一个朝代的年老体弱
无异于草药和针灸
拯救建安城下的一具具僵尸
劳心劳肺的华佗,伤筋动骨的华佗
内科,外科,儿科,妇科
再枯木逢春的妙手
也只是马蹄践踏下的一株草科
鼠辈的华佗,公元208年
三国的岔路上
一个找不到谯城的孤魂
《衮雪》
汉中。褒河水汹涌
像天空漫舞的雪花,怒放
城府不可遏制的澎湃
诗人的曹操,一场雪
辽阔了高天滚滚的寒流
枭雄的曹操,一场雪
大地阻挡不了鬃毛如雪的雄狮
文韬武略的汉王
一场雪,构思刚柔相济的
江山
在雪的高处,在水的低处
倾听戈矛剑戟撞击编钟的语言
“衮在水边,何以缺水”
哪一块乱石上,不都留有
千堆雪。卷起
故国穿空的滚滚惊涛?
《包公祠》
包河公园。一座土墩拱立
威严,肃穆,刚毅
仿佛惊堂木,在尘世
保持几百年一贯的警觉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审视看客,审视
画虎画皮难画骨的面具,和人心
我抚摸着这一尊尊冷峻
如触碰历史的锋芒
对视的一刹那
感受规矩二字的轻重
一口井。
盛开满池塘的莲花,君子折腰
一口井。
隐藏深不可测的淤泥,小人不敢近身
廉泉似镜
有人照见自己的来路,心如止水
有人窥见自己的穷途,水复山重
黑漆的大门,如黑脸的包公
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
在它的注视下
穿过红绿灯,回到了宋朝
《逍遥津》
最后的血色消失于古战场
三分天下,必有一分属于
这碧波荡漾的湖水
战马飞越,河水远遁
能够还原昔日荣耀的
是这湖心岛上的一处衣冢
别问十万大军与八百步卒的众寡
众寡悬殊,谁能奈何一把长戟威震的寒光
别问江东有几声小儿的啼哭
啼哭止住,也止不住东吴滴血的伤口
一千多年过去,淝河水仍在汩汩诉说
一处渡口与一座公园
威武与安宁,形成的反差
《古教弩台》
屋上井,听松阁
仿佛高山与流水,充满人性
慰藉,一座城
一千多年,打禅的人还在原地流连
晨钟与暮鼓安慰着谁?
风铃如梵音,那么纯粹
足以让松柏开化,泽被旅人
甚至台阶前的两头石狮,也有了
菩萨心肠
与我们的内心,有了柔软的交集
漫步和休憩
总也绕不开一殿又一殿收藏的章回
强弓硬弩,已段落为一页页警醒
刀枪剑戟,也倒叙为一节节皈依
要说台前点将,要说江山永固
且听明教寺里收留的一缕故国青烟
抛却恩怨,为你细细分解
《李鸿章故居》
一个人卸去苦难的肉身
呈现风化的骨骼
在历史的深处,听自己沧桑的回音
回音中,再深刻的的探寻
无非是封疆的困扰
无非是洋务的崩塌
就像这灯笼高悬的福寿堂
怎么也点不亮一屋的昏暗
我看到的家道
与淮系集团一样庞大
与大清江山一样齐整
厢房,楼阁,前院,后宅
奢侈,繁华,骄傲,逼人
旗舰一样。动荡的冲入
风雨飘摇的黄海
《西递,关于桃花源的故事》
当我说出桃花源的时候
桃花就开在一条船上,随水西流
看四周的青山
涌出属于桃花自己的波涛
桃花自带风尘
骑在高高的马头墙上,望穿镂窗
之后,打马
——过天井,踏花园,绕祠堂亭阁
怀揣砖雕木刻的心思
赴一场立牌坊的盛大誓约
这时候桃汛泛滥
这时候你被两岸的桃花重重围困
你只能走在一条逼仄的青石板路上
撞见,一个叫做徽州的女子
穿街过巷
她嘴角留有前朝桃花的余温
她怀里抱有今生桃花的遗产
桃花源为我准备了一万种理由
最风情的理由是马蹄要把一页宣纸
留在桃花潭边的驿站
赶考的,经商的,会友的……
这些来自明清的马夫,扮成今人
驻足饮马,饮
一潭素雅的徽墨
把一万朵关于桃花的故事,泼墨成
一朵无梦的青花
《宏村,在牛背上寻找知己》
现在,我骑在牛背上,去乡村
寻找我红尘里的妹妹
妹妹,我的思念细如牛毛
我的柔情曲如牛肠
在背负光阴的湖光山色里
我以牛轭为重
深耕细作你的每一块田园风光
且让我用前生的古树,迎迓你
用今生的青藤,缠绕你
献给你庭院古宅里的百年牡丹
佐以黛瓦白墙的表白
我更愿你执我的牛耳
倾听书院翻卷的一册线装书页
如何追逐千年晓梦里的一对翩翩蝴蝶
我的牛不再如饥似渴
阳光里,有绿草茵茵
风雨中,有碧波荡漾
我已寻找到了我内心的水流方向
和泥土的深厚
一些高山流水的琴音
一些古民居的恬淡幽静
足够我用一生去珍惜和反刍
——宏村,已知是天下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