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凌的诗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28894次



作者简介:男,196012月出生,19839月南京陆军学院毕业。现在安庆市大观区委宣传部工作。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和散文写作,先后在《安徽日报》、中国诗歌网、《振风》杂志、《新安皖报》、《安庆日报》等发表散文、诗歌二百余篇()。出版有散文集《但愿风过有痕》。其中诗歌《静静的我与世界对峙》被中国诗歌网推为每日好诗提名。

 

 

静静的我和世界对峙 (组诗)

 



我静静的

和这个世界对峙

我就无法拒绝这个世界。

河流千年的流动

也改变不了山峰与山峰、

黑夜与黎明的对峙

所有的事物都伴着死亡前行

对此,我沉默不语

当一件事成为另一件事的影子

我们开始寻找自己

最后寻找到的是坟头上的

一朵花在风中吐露出芬芳

 

我用文字拼凑一个世界

 

我用文字的线条,

拼凑一个世界。

把血肉塞进文字里,

再把灵魂和思想安放。

我从卑微里挺直腰杆。

不用说红色是我的血液,

 

每一轮太阳的升起,

就会有一弯月亮含羞而去。

当火焰点燃夏天,

一片蝉鸣是燃烧的声音。

我只能用金黄妆扮秋天,

在安静的河水里寻找爱情。

 

你好啊,每个早晨,

生命又一次扬帆起航。

你好啊,每个夜晚,

那是幸福停泊的港湾。

 

 

向自己道声晚安

 

好久了,没有这么寂静,

再也没有以外的

声音。灯光在我隐去前

会和夜晚告别。

还原内心的朴实,是为了

寻找过去的回声,

在那个地方,

我向自己道声晚安。

 

 

冬天第一场雨

 

冬季第一场雨始于清晨

梦醒后耳旁滴哒着水声

以久违的亲切告慰我的焦急

我是兴奋的接受了这场雨

从秋天开始的期待

被一些假相所迷惑

那些时短量少的雨水

你不能不算是雨

但骗得了我骗不了大地

那些龟裂的土地就是证明

而这场雨不绝于耳的水声

尽管只是小雨却是缠绵的

足矣以雨的姿态昭告天下

 

 

冬天的早晨

 

风中走出的自我在门前点燃

一支烟。换着别人并不

觉稀罕,对于没抽过烟的人来说

却像是早晨的月亮。

残存的蔷薇花在枝上喘息,

一地落叶像孩子似的追逐。

到了上班时间

我习惯的摸一下钥匙起身,

瞬间又坐下自嘲的笑了。

去公园的路上不需要时间。

我悠闲的端起一碗小米粥,

再夹上橙色的生姜,等待

朝阳从窗户上照进来。

日子不再是绿色的树苗,

空旷田地上有一场雪降临。

一切都是必然,在必然的背后

正酝酿着春暖花开。

 

冬夜

 

一不小心我被搁在楼上,

向上或向下,门都是紧关的

都被关在装修考究的房里,

被孤独包裹的紧紧的。

窗帘遮住了我要述说的话,

风透过玻璃

向我挤眉弄眼。

一种情绪像冰凉的流水

循着血液的方向,

冬天已经白发苍苍了。

 

 

黄昏

 

手托起的月亮抑或在水里,

风起时云彩泛起层层波浪。

我听见秋的鸟声空旷的鸣叫,

穿过了河的对岸栖息在苇丛。

夜的初降在最后一抹夕阳里羞怯,

隐匿的星子在天的一角做了见证。

一切在无声中交替,

如那猝不及防的吻。

平静的发生了一个完美事件,

让这个夜晚有了破碎的心跳。

就像许多年前的曾经,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

 

 

一个人的夜

 

夜晚没有看见影子,

我感觉到它们

窃笑我与影子分离,

并不知道我和影子

不再是互相羁绊。

 

我加快步伐怕影子追上。

世界的恐怖让你

没有自己的隐秘,

而我将一颗心遗忘。

没有影子的黑夜

我更加自由,

 

 

有感于梁小斌的钥匙丢了

 

小斌来了,神情漠然

从他那张脸上读不出

他内心的酸甜苦辣

我想一定还是因为

他的钥匙没有找到

是否因为这点小事

弄得全国人都知道

 

小斌啊钥匙丢了就丢了

何必把事情弄得这么大

你的心里一定有过痛楚

假若钥匙失而复得

小斌你又会说什么

然而钥匙还在石头缝里

渴望阳光给它热烈照耀

 

 

枝头的红豆

 

每一个季节都在年轮里弯曲,

回首已是往事不可或缺的记忆。

秋天的风中送走缠绵的夜晚,

落叶悉悉响时又开始了清晨。

让人放不下的一年又是一年,

挂满红豆的树怎样度过冬天!

 

马秋凌的诗歌点评

马秋凌的诗歌真实、自然、随兴,有着浓郁的诗意。他从内心出发,一路行走在诗歌的路上,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的理解,对情感的留恋,对已逝岁月的缅怀,体现出一个诗人的美好境界。他善于借助于眼前的情与景,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再通过哲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揭示生命之美,人性之美。其诗风委婉、曲折,含蓄,具有感染力。

   马秋凌的写作在圈内引起不少人的点赞,是因为他的诗歌大都来自于自身的人生阅历和心路历程,来自于自身的本真和坦率。不刻意,不做作,接地气,因而获得了读者的共鸣。正是这“共鸣” 推动了他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动力。笔者相信马秋凌在今后的创作中会写出越来越好的诗歌作品,以飨读者。

                     ——沙马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