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潘军小说<合同婚姻>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23620次
读潘军小说<合同婚姻>
钱英
这两天读到一篇非常好看的小说叫《合同婚姻》,一看题目就被吸引住了。小说情节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叫苏秦的男人在爱和婚姻之间游走的故事。依是个老套故事,但游走的几个人物却有点新鲜,甚至人物也不算新鲜,而是作家潘军细腻的情感描写一步步引人进入情境,一鼓作气看到底,掩卷时还要想着里面的情节,是的,小说除好看之外还有许多让人想的东西。
男主角苏秦是那种唯美又很实际、现代又很传统的新式男人,他期望生命不要虚度,不要平淡,好好享受,努力工作,真诚待人,拒绝虚伪。假如婚姻不能给我快乐,又何必要一个婚姻呢?当然,假如一个人感到寂寞,又何不找个伴儿共同生活呢?这种既要活出激情,又不被婚姻牵累的生活观,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同。小说借苏秦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要婚姻还是不要?要,将遏制自由;不要,一颗漂泊的心在哪儿安顿?小说又赋予苏秦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这个智商、品味很高的重情的男人一直在执着地追求着一种理想的适合自己的婚姻。“不需要为琐事操劳;不需要在经济上相互制约,不需要那么敏感,不打听对方在做什么……”总之各自的私人空间很大。这也许就是人们想象和企盼中的“宽松的婚姻”了。小说的另一种探索即是:能不能通过努力收获一个稳定又相对宽松的婚姻?
也许能, 但得取决于婚姻人的素质。苏秦和他爱的女人是具备了营造宽松婚姻的素质的,只可惜,他们还不敢下诺。苏秦坦言,爱情不可能是专一的,如果我不知道两年后自己身在何处,会遇上一些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人做同事,我怎么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还和同一个人厮守?如果我不能向对方做出承诺,又怎么能缔结婚姻关系?而一旦缔结了婚姻关系,那就应该守约,不可有欺骗对方的不贞行为。这比起那些并不正经地却又装作道貌岸然的男人要可爱得多。比起传统婚姻,此举不算是反叛或者“恐婚”,而是对婚姻负责任的积极姿态。比起玩“爱”不恭的另类,又多了份持重和认真精神。
理想是什么?是有希望但轻易够不着的东西,所以在作家笔下游走的苏秦尽管是理性地把握着自己,最后还是相当疲惫了。回到暂时的家,迎接他的是一片枯落的花瓣,还有一百天的合同期,是续签还是终止?小说留下了一个悬念。苏秦的命运结局也无非两种,一种是正式结婚,而不是续签什么合同婚姻,那只是初级阶段的试婚;另一种是分手,依旧做快乐单身。绕了半天还是绕回了老道儿,这就使小说有了几分沉重,还有几分诙谐和无奈。
《合同婚姻》还暗示了许多,比如,婚姻、情感这东西,说它复杂它就是一团解不开的麻线;说它简单,也就是你尊重我我爱惜你。如果你认为对方不合适,那么换一个就合适了吗?如果你老认定情感是善变的,那么任你怎么努力也不能收获满意的婚姻;如果你想自由,那就选择独身,如果你想拥有安宁的家庭生活,那就别任情感游移,投入地去爱好一个人。社会环境的宽松带来人的心情的放松,你再也不必为世俗眼光而左右,好好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找一个真正相爱的人彼此负责一生,其它一切浪漫的风流韵事也只成了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