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生翰墨香
发布时间:2016-07-11 浏览:2834次
写意人生翰墨香
杨勤华
在八百里皖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名字叫安庆,在这方山水秀美、人杰地灵,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李公麟、方 苞、戴名世、邓石如、陈独秀、程长庚、张恨水、方东美、朱光潜、赵朴初、海 子、严凤英等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名人,他们是安庆的骄傲,更是引领和繁荣安庆文化艺术的灯塔和推手。行走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古城,不经意间你会同一位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擦肩而过,他们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是走进他们的文化艺术人生,你的眼睛会陡然一亮――平凡的背后是斐然夺目的成就!熊至宝(字:兆飞),无疑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位。
已经年届八十一岁的熊至宝,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温文尔雅,作为国家文化的传承人,他没有丝毫的名人做派,有的是长者谦谦的君子之风和儒雅之气,他说自己这一生最感到欣慰的事情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之路,是绘画让他修养了性情,成就了人生,也让晚年不感到孤独和寂寞。
爱画――小荷初露尖尖芽
1935年,熊至宝出生在安庆宿松一个叫做坝头乡下夹口油坊村的小村庄,祖上以开油坊为业,此村也因此而得名,到他父亲这一辈时已经有了殷实的家业。熊至宝六岁时,父亲特地为他聘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来家教他四书五经。枯燥乏味的死读,让童年的熊至宝难耐不适,有时候趁着先生不注意,便偷偷地摹画起墙壁上挂着的那幅《松鹤图》,为此常常挨先生的板子,但是朦朦胧胧中的那颗爱画兴趣反而越发浓厚了。他将平时父母给的零用钱买来透明的竹纸,晚上就寝时,将竹纸蒙覆到有着各式花纹图案的茶壶、碗、花盆、花瓶上,临摹上面的山水花草人物。越画越起劲,越画越入迷,后来不用临摹也居然画得有些像模像样。那一天他得意地将自己临画的中堂上挂着的晚清名家赵之谦的《竹图》悄悄拿给父母看,父母也被儿子的画惊讶了,对于儿子读书之余学画也便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
在童年的熊至宝看来,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晚上随心所欲地画上几笔。对绘画的喜爱,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影响了熊至宝今后的人生。
学画――历经波折心不改
九岁那年,父亲去世,熊至宝被母亲送到堂伯父家读书,堂伯父也是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私塾先生,其书法功底深厚,也比较开明,闲时会教熊至宝练习书法,对于熊至宝喜欢画画更不横加干涉,只要是不上课,熊至宝就可以安心地画自己的画。堂伯父的儿子比熊至宝大十来岁,在新学堂安庆六邑联立中学读书,堂兄也爱好书法和绘画,对这位小堂弟一心迷恋绘画十分支持,放暑假回来送给熊至宝一本厚厚的《芥子园画谱》,勉励他以该书为师用心去画。从此,除了上课,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这本画册都与熊至宝形影不离,不但为他打开了眼界,更让他找到了一位可以无师自
十一岁那年,熊至宝被母亲送到了居家附近镇上的“坝头小学”插班进六年级读书,这是一所六年制的完全小学,除了语文、算术外,还有美术、音乐、自然、体育等,对于连阿拉伯数字都不认识的熊至宝来说,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聪明好学的熊至宝一边抓紧补上算术课程,一边继续钟爱自己的绘画。无疑美术课是他的最爱,他的绘画天赋得到了一位姓吴的美术老师的赏识,闲暇时便会指导他,从构图到布局,从运笔到用色,
1949年解放后,学校由地方政府接管,更名为“浔阳中学”,进步思潮涌入学校,1950年,美国入侵朝鲜燃起战火,学校展开了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热潮,作为章星老师的得意弟子,熊至宝参加了由章老师为主的以漫画揭批“美帝国主义无耻侵略朝鲜和与国民党反动派相互勾结”的画展创作。在章星老师的指点下,熊至宝完成了两幅美军驾机向朝鲜平民扔炸弹的画作,画作展出后,不但在校内引起轰动,在社会上也获得好评,为此,九江市人民政府还为章星老师和他及几位创作者颁发了纪念章。
1951年,高中肆业的熊至宝回到宿松,新中国的建设亟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原本想投考教师的熊至宝被分配到宿松县法院,负责清理积案。一心向往当老师的熊至宝,在法院干了几个月后,向组织上提出申请获准同意,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名教师。在熊至宝心里,当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事美术绘画。在学校,熊至宝负责语文和美术教学,由于解放初期各地学校教学力量薄弱,熊至宝先后被调到复兴区“程营小学”、汇口区中心小学校、九姑区中心小学等学校,工作三年后就因表现出色担任了教导主任一职。繁重的教学任务及遵照母命过早的成家,并没有影响到他从事国画创作,妻子也是一名老师,两人从小是订下的娃娃亲,但是结婚后感情非常好,对于丈夫醉心于绘画全力支持,主动将照料孩子和家务承揽下来,让熊至宝腾出时间练画。
1966年5月,全国各地掀起了揪大大小小的“三家村”、“四家店”浪潮,喜爱绘画、热衷于教学的熊至宝被打成宿松县九姑区“反动学术权威”,成为该区“三家村”的掌柜,勒令停职反省和写检查,还经常挨批斗,所有画作被收缴焚烧。熊至宝被打倒和挨批斗的理由,是只抓教学不抓阶级斗争和利用黑画污蔑社会主义。熊至宝的画是水墨花鸟山水,被说出是“墨即是黑,以黑画抹黑社会主义”,因此,熊至宝又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对于认真教学和痴心绘画反而被打成另类,熊至宝的身心遭受着极大的打击,幸而在第三年这波运动结束,经过甄别平反,熊至宝重新回到了原来的教学岗位上,但是被要求不允许再用灰暗色彩抹黑社会主义、画资产阶级情调的画。
1968年,熊至宝夫妇调回家乡坝头公社,先后在“汪坝小学”、“坝头小学”、“坝头中学”工作。家乡的乡亲?没有歧视熊至宝,公社依然让他担任了各个学校的负责人。这时候,熊至宝心中那颗作画的激情又开始蠢蠢欲动,可是,一旦想到挂着牌子站在台上接受批斗的情形时,熊至宝就心有余悸,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想铺开画纸畅快地画上几笔的念头都被硬生生地打消了。此时,已有七个子女的熊至宝,不得不为这个可怜的家着想。他强忍着心中的煎熬,将一腔爱画的热情转移到美术教学上,专心辅导自己的学生们,并偷偷摸摸地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教授学生们一些如何用笔、怎样用墨等国画的基础知识。儿子熊炜自小受父亲的熏陶,对绘画不但喜爱且悟性极高,熊至宝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便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儿子绘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熊炜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画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考恢复后,熊炜如愿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主攻西洋油画。后来,熊炜成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编了《绘画色彩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国绘画学科研究系列》丛书等,其画作多次在全国画展中获奖。提起儿子的成就,熊至宝脸上总是洋溢着快慰的神情。
改革开放后,清新的空气让熊至宝又可以拿起笔来画他喜欢的国画了,被压抑了将近十年的绘画激情如一团火一般,一旦重新点燃,就再也无法熄灭。熊至宝在自己家中专门开辟了一间画室,每天晚上和星期天都躲在画室里沉浸在他的花鸟虫鱼松鹤兰竹之中。渐渐地,他感悟到自己的绘画必须要有所突破,如何突破呢?他选择了写意花鸟画为突破口,以农村家禽蔬果花卉为主题,采用临摹、写生和创作三结合的方式,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自己新颖独特的画风。《清白图》是熊至宝早期得意的一副画作,也代表了他的心声,画作以萝卜和蔬菜为题材,疏淡有致,平凡中显出高格调,既展示了作者清清白白做人的追求,又给人淡雅不俗的感觉,该画创作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展出后受到画界的一致好评。此后,熊至宝又先后创作了《茁壮成长》、《小院春深寄我情》等一批作品,以其充满着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和别具一格的画风,深受业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作品在省市和全国的画展中频频获奖。由此,也让熊至宝的国画由乡村逐渐走向了省市和全国。
迷画――夕阳更显无限美
1995年,熊至宝退休后,受聘于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担任了两年的美术教师。不久,安庆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文联共同创办老年书画协会,熊至宝被“挖”去担任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并被选为安庆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这时候的熊至宝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进入了人生的第二春”,每天除了指导离退休老同志学习国画外,还要经常组织采风活动和书画展等。虽然工作繁忙,但是熊至宝的创作激情不减,期间先后创作了《春蕾》、《焕彩》、《馨香》、《岁寒三友》、《春风织锦》、《香透宜园》、《惠风和畅》等等一大批具有个人风格特色、抒发美好情怀的画作。2011年,由安徽省文联和安徽省美协共同主编的《水墨安徽》大型画册在全省知名画家中征稿,该画册的主题是力求用中国画来高度概括大美安徽,展示安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名胜山水和特色风物等,熊至宝受邀参加,他审慎命题,最终选择了享誉海内外的的天柱山及其特产石耳为主题,创作了《天柱石耳》,为了创作好该画,他不顾年事已高,数次前往潜山县天柱山,实地感受天柱奇峰的雄俊,便深入到采集石耳山民家中了解采摘石耳的经过,察看石耳的生长情况,历时三个月终于创作成功,该画作不但气势恢宏,而且细处生动,奇峰与石耳相映成谐,成为熊至宝的得意之作。
《春江花月夜》是近期熊至宝的另一幅倾注深情、代表着典型个人画风的力作。该画在布局和用色上,采用墨色的不规则曲线描绘湖面的波纹,以成排的鸭子和湖水的光影明暗,突出月光的柔和和早春月夜的静美,色墨交融,冷暖对比恰当。虽然“花”和“月”都在画外,却漫溢出了画外有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构图方式,用五直线顺势区隔,画作的两边为暗色波纹,紧靠中间的两旁是群鸭,正中间是被月光明亮着的碧波荡漾的湖水,整个画面清澈透明,宛如一支美妙的月光曲。画作一经面世,便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夸赞,并被数家报刊登载。
2015年初,熊至宝创作的《千丝万缕故园情》荣获北京东方兰亭国际书画艺术中心“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5周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大奖赛”金奖,该画构思独特,以丝瓜和鸡为主题,画面上方是丝丝缕缕的藤蔓上结出的几只新鲜的丝瓜,下方是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自由自在地漫步在农家庭院里,作者借藤蔓和丝瓜谐音寓意千丝万缕,以活泼可爱的鸡群展示平民家庭的安逸祥和,让人们自然而然产生联想:没有当年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些年来,熊至宝佳作不断,《桂馥兰香》入选中国民主促进会当代老年书画院主编的《中华彩墨艺术名人集》、《竹报平安》和《春风织锦》两幅绘画作品编入第二届《“文化墨旅”中国名家书画邀请赛作品集》、《春风颂》收入《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选集》,等等;另外,其画作还先后获得庆贺申奥成功全国老年诗书画征文大赛铜奖、北京“倡导和谐文化,情系
教学和作画之余,熊至宝还应安庆市美协和老年书画协会之托,先后主编和参与编纂了《安庆市风景名胜区诗书画集》、《安庆市老年书画协会首届书画作品集》、《安庆市迎奥运颂改革诗书画集》、《安庆市老年书画协会作品全集》、《安徽省松风竹雨艺术书画集》、《安徽省老美术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安徽省美术大展中国画作品展作品集》、《安徽省美术大展作品全集》等等。
成名后的熊至宝,被选入由中国国家书画网、中国当代收藏家协会联合编纂的《中国书画收藏最具投资价值二十位艺术家》丛书之中,一同录入该丛书的还有范增、陈丹青、吴冠中、陈逸飞、冯远等著名画家。另外,熊至宝还先后当选为安庆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著名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及受聘为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并成为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对于荣誉和头衔,熊至宝看得很淡,他说自己作画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绘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乐趣和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和平和。
这两年,熊至宝辞去了几乎所有的头衔和职务,但是老年大学国画教学工作没辞,他认为指导离退休老同志学练国画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在更多的闲暇时间里,他会习惯地揣着一个自制的写生簿去写生,莲湖、菱湖距家不远是他常去的地方,几年下来装订了一百多幅共计四本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清新整洁,线条优美,功力深厚,让人爱不释手。熊至宝说虽然自己已至耄耋之年,但是创作的激情依然不减,有生之年,还要再创作一批体现中国民族传统诗书画相融合并兼具现代文化气息和特色的传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