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创作简明年表

发布时间:2016-07-11     浏览:3547次

 

石楠创作简明年表

向叶平

石楠小传

 石楠,当代著名传记小说作家。1938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16岁插班小学五年级上学,初中毕业后失学到安庆市工厂工作,在集体工厂工作了二十多年。1983年调入安庆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至今。1983年出版第一部传记小说《画魂・潘玉良传》,声名远播。此后,陆续出版了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从尼姑庵走上经地毯》、《刘海栗传》、《张恨水传》、《陈圆圆・红颜恨》、《不想说的故事》、《中国的女凡高・杨光素传》、《美神・刘苇传》、《亚明传》、《舒绣文传》、《百年风流》、《另类才女苏雪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等19部;出版长篇小说《真相》、《生为女人》、《漂亮妹妹》、《一边奋斗一边爱》;出版文集《石楠女画家系列》(3卷)、《石楠女性小说选》、《石楠文集》(14卷);中篇小说集《晚晴》、《弃妇》;散文集《爱之歌》、《寻芳集》等不同版本著作共七十余种。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边奋斗一边爱》为石楠的封山之作。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安徽省政协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常委。曾获《清明》文学奖、安徽文学奖和各种省级以上文学奖十余项。198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特殊贡献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200610月,在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和《名人传记》杂志联合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年表的整理得到石楠先生的大力支持,十分感谢!本年表也使用了燕山大学朱旭晨老师的成果,在此一并感谢!

 

1938  一岁

1017(农历824 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杜乡笔架山下石家樟树屋,是家里的第五个女儿。取名纯男。

1951 十三岁

  在扫盲夜校学习三个月。

1954 十六岁

2  插班入辛仓小学五年级学习。

1955  十七岁

8  以全区第一名、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太湖中学。

1958  二十岁

7 初中毕业,入安庆市小五金厂工作。

1960  二十二岁

8  入安徽财贸学院政治理论师资班进修两年。

1962  二十四岁

8  回安庆市五金厂工作,任文书兼统计员。

1964  二十六岁

5  调香炮社任事务长。

1965  二十七岁

52  与程必结婚。

本月 调安庆市棉毯纺织厂,此后任该厂统计员、技术员等职14年。

1976  三十八岁

患重病,住院四次。

1978  四十岁

6 调安庆市图书馆任古籍管理员。

1979  四十一岁

本年  散文处女作《礼物珍贵意无尽》,刊于《振风》第一期。此文收入为检阅安庆建国三十年文艺创作成果而编辑出版的《文艺作品选集19491979》。

1981  四十三岁

1215 《追求美的人》刊于《安徽日报》。

本年  散文《火红的杜鹃》刊于《希望》第8期。

1982  四十四岁

5  散文《槐花蜜》刊于《清明》第2期。

711  《青楼女子成了世界著名画家》刊于《安徽文化报》。

11 《张玉良传》刊于《清明》第4期。署名石楠。此后“石楠”取代“石纯男”。

1228   安徽省文联和《清明》杂志社联合举办《张玉良传》研讨会。

本年 

《安徽旅法女画家张玉良》刊于《艺谭》第2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转载,署名石纯男。

1983  四十五岁

1  调安庆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

31620  《张玉良传》连载于《济南日报》。

315  上海《文汇报》开始连载《张玉良传》。共38节,由吴文焕根据原著缩写,韩敏插图。

4  《张玉良传》获《清明》首届文学奖一等奖。

本月  《张玉良传》转载于《中篇小说选刊》第2期。

6585  《张玉良传》(连环画版)刊于《阿凡提画报》。由缪?改编,王向明、侯春祥绘画。

614  《我写张玉良》刊于《文汇报》。

7 《张玉良传》改名《画魂・张玉良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首版25万册。在它出版后的二十三年中,先后出版了十六种不同版本的单行本。

1984  四十六岁

2  连环画《张玉良传》出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225 小说《启蒙之光》刊于《人民教育》第2期。

46  《花苗破土谢园丁》刊于《新民晚报》。

48  《从〈张玉良传〉到〈画魂〉》刊于《文学书窗》。

5 评为安庆市劳动模范。

6  应邀至上海观看上海青年话剧院根据《张玉良传》改编的大型话剧《女画家的前半生》。

61  散文《与寻陈迹久徘徊》刊于《文学》第6期。

7  应邀至上海与刘海粟夫妇共同观赏上海沪剧院根据《张玉良传》改编的大型沪剧《画女情》。

72  《人生价值在拼搏中闪光》刊于《长春日报》。

727  《喜见〈画魂〉上舞台》刊于《新民晚报》。

12 短篇小说《启蒙之光》获《人民教育》红烛奖最佳作品奖。

本年 

中篇小说《她被遗弃了吗?》刊于《新苑》第3期。

1985 四十七岁

3 《教师,人类文明的母亲》刊于《人民教育》第3期。

55  《砍柴篇》刊于《文化周报》。

7  小说《反串》刊于《女子文学》第7期。

87  《从〈张玉良传〉到她的画展》刊于《新民晚报》。

10  小说《就在前头》刊于《文学》第10期。

本月  《画魂》(《张玉良传》节选)载入《新时期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阎纯德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1986  四十八岁

2246  《才女之死》连载于《文化周报》。

7  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弃妇》(收入《她被遗弃了吗?》和《裸雕》两部长中篇),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103  《成功属于勇敢者》刊于《中国妇女报》。

123   《天道酬勤》刊于《安徽日报》。

124  小说《爱之歌》刊于《人民教育》第12期。

1987  四十九岁

2   电影文学剧本《女画家张玉良》刊于《戏剧与电影》总第110期。

34  在北京拜见冰心。

本月 《献给母亲的花束》载《我的母亲》(香港中国文化馆,1987)。

5    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

5  《深深的车辙》刊于《天津文学》第5期。

613  《深深的车辙》转载于《文艺报》(文摘)。

7 报告文学《成功属于勇敢者》获《中国妇女报》“当代女性”报告文学征文最佳作品奖。

8  《美神》刊于《东方纪事》,第78月合刊。

104  《唯有星星知道》获《人民教育》“红烛奖”散文征文二等奖。

1115   《寒柳――柳如是传》刊于《人间》第6期。

1115 《美神》刊于《江南》第6期。

1120  《寒柳》刊于《清明》第6期。

1988  五十岁

1 《唯有星星知道》刊于《人民教育》第2期。

本月  评论《我的第一部作品》刊于《山西文学》第1期。

5 长篇传记小说《美神・刘苇传》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本月  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6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66711  《舒绣文》连载于《安庆日报》。

7 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2 《部长办公室的风波》刊于《女子文学》第7期。

本月  《爱之歌》载入《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

81 散文《情,散文之魂》刊于《散文》第8期。

10  电影文学剧本《女画家潘玉良》获上海电影厂、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电影文学剧本征稿大奖。

11  《与寻陈迹久徘徊》载入《人间惟有情难诉》(安徽省散文学会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1230 在北京二度见到冰心。

本月   推选为安徽省政协六届委员。

本月  当选为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9 五十一岁

37  《她是一湾富藏的爱海》刊于《作家报》。

 4 电影文学剧本《女画家张玉良》刊于《戏剧与电影》第2期。

12 《艺术与史实的统一》刊于《文学自由谈》第6期。

124  《我们自家的老师》刊于《人民教育》第12期。

1990  五十二岁

324 散文《言慧珠和梁谷音》刊于《文学传记》第2期。

48   杂谈《一个非凡的女性――方逸华印象》刊于《人物》第4期。

68  传记文学《一代名优舒绣文》再刊于《人物》第6期。

729108  《一代名优舒绣文》(上半部)连载于《重庆晚报》。

10  《纵笔丹青写豪情――记国画家亚明》载入《安徽书画人物》(安徽省文化厅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1120  《“思凡”后的“痴梦”――〈从尼姑庵走向红地毯――梁谷音传〉》(节选),刊于《清明》第6期。

1991  五十三岁

1  应香港邵氏影业公司邀请,做客邵氏影城。

2 《从尼姑庵走向红地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3  繁体竖排版《画魂・潘玉良传》由台湾海风出版社出版。

3 《周恩来夫妇和女演员舒绣文》刊于《传记文学》第3期。

本月20  《在香港邵氏影城作客》刊于《花城》第2期。

4 第二版《从尼姑庵走向红地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5  至成都修改《舒绣文传》。

617  《一瓣心香寄两岸》刊于《人民日报》。

730 《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刊于《解放日报》(文摘)。

9 《一代名优舒绣文》在《重庆晚报》副刊连载。获全国城市报纸连载作品特等奖。

911  《舒绣文教子》刊于台湾《中国妇女》。

1015  《一代名优舒绣文》刊于《解放日报》(文摘)。

本月  应邀至西安参加全国杂文年会。

1992  五十四岁

12 《名优舒绣文》刊于《女子文学》第1期。

24 《有友在长春》刊于《吉林日报》。

本月  与吴光华《〈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创作通信》刊于《博览群书》第2期。

31421  《光辉的人生》刊于《安徽日报》。

4 《我写〈一代名优舒绣文〉》刊于《文学自由谈》第2期。

5 《一代名优舒绣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获全国城市报纸连载作品评奖委员会特等奖。

66  《感谢苦难》刊于《吉林日报》。

815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王齐《昔日放牛娃 ,今日女作家》刊于《新闻出版报》(周末版)。本文827再刊于《中国日报》(英文版),题为Best-selling biographer

10 《一代名优之死》刊于《畅销书摘》第10期。

11 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

1993  五十五岁

1  推选为安徽省政协第七届常委。

2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一)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26  《记住美好的……》刊于《吉林日报》。

36  《十年苦涩十年甜》刊于《吉林日报》。

4 《猴年潇洒》刊于《文学自由谈》第2期。

本月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二)刊于《江淮文史》第2期。

54  《恩师难忘》刊于《人民教育》第5期。

6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三)刊于《江淮文史》第3期。

8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四)刊于《江淮文史》第4期。

9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特殊贡献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0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五)刊于《江淮文史》第5期。

11  中篇小说集《晚晴》由台湾海风出版社出版。

12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六)刊于《江淮文史》第6期。

1994  五十六岁

2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七)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37  安徽文艺发展基金会、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庆市文联和安徽省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在合肥召开石楠作品研讨会。

4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八)刊于《江淮文史》第2期。

42 《献给母亲的花束》刊于《女子文学》第4期。

57  《海翁称我是知己》刊于《天津日报》。

6 《苦难造就伟大――〈沧海人生〉后记》刊于《艺苑》(美术版)第3期。

本月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九)刊于《江淮文史》第3期。

716  应上海市人民政府邀请,到上海出席刘海粟百岁华诞庆典。

同一天   《我的梦》刊于《吉林日报》。

8 散文集《爱之歌》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月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十)刊于《江淮文史》第4期。

10 《沧海人生・刘海粟传》由台湾地球出版社出版。

本月 《著名画家亚明走过的艺术道路》(连载十一)刊于《江淮文史》第5期。

11  《刘海粟南洋死里逃生》刊于《世纪》第6期。

12  中篇小说集《晚晴》获安徽文艺奖。

1995 五十七岁

2 《默默奉献的书画家程心先生》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本月 《〈沧海人生――刘海粟传〉后记》刊于《文学自由谈》第1期。

525 《我与海粟大师》刊于《艺术家》第3期。

616  《难忘那盏灯》刊于《吉林日报》。

8 《寄你一片挚爱》刊于《文学自由谈》第4期。

1025  《我与艺术大师刘海粟》(上、中、下)刊于《文摘月刊》。

本月 《刘海粟南洋历险记――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而作》刊于《世纪行》第5期。

1116  《丁老太太》刊于《安徽日报》。

1123  《真情之歌》刊于《文学报》。

12623  《刘海粟与胡适》刊于《文摘周刊》。

1225  《我的读书之路》刊于《安徽日报》。

本月  《刘海粟传》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本月 《回望人生路・亚明的艺术之旅》正式出版。

1996  五十八岁

12629  《刘海粟与梅兰芳》刊于《文摘周刊》。

1  《刘海粟与徐悲鸿》刊于《中外论坛》第1期。

3 《沧海人生――刘海粟传》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月 14   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上海举办《刘海粟传》研讨会。

本月 《刘海粟与他的四位夫人》(上)刊于《世纪》第3/4期。

48 《刘海粟与郁达夫》刊于《人物》第4期。

本月 《刘海粟探狱陈独秀》刊于《生活》第4期。

本月  《美哉,天柱山》入选《天柱山散文选》(黄山书社,1996)。

529  《气韵生动的人体画》刊于《新民晚报》。

614 应香港圣士提反会(即S.O.S救助中心)之邀,至香港采访圣士提反会戒毒康复中心参观。

本月 《刘海粟宝岛台湾行》刊于《艺术家》第3期。

本月 《刘海粟与他的四位夫人》(下)刊于《世纪》第5/6月合刊。

8 《艺术大师刘海粟与他的门徒王济远》刊于《江淮文史》第4期。

10 《刘海粟与陈独秀》刊于《江淮文史》第5期。

1215   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委委员。

本月  《刘海粟与胡适》刊于《江淮文史》第6期。

1997  五十九岁

1  《百年风流・刘海粟大师的友情和爱情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2 《我与海粟老人》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410  《刘海粟与南洋艺术家》刊于《名人传记》第4期。

58 《我与海粟大师的忘年谊》刊于《人物》第5期。

64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刊于《安徽日报》。

本月  《不想说的故事》 (本书为“当代中国作家自况体丛书”之一种),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本月 《刘海粟与傅雷》,刊于《中外论坛》第3期。

9  《刘海粟十上黄山》刊于《名人传记》第9期。

1018  随安徽省政协常委考察团,至四川、云南等地考察旅游工作。

本月 《刘海粟台湾行》刊于《江淮文史》第5期。

12  应旅法油画家杨光素之邀参观巴黎、比利时、意大利等七国。

1998  六十岁

1  推选为安徽省政协第八届常委。

本月7  参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故居。

216  《我的花木缘》刊于《人民政协报》。

本月  《我为苦难者立传》(上)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4 《我为苦难者立传》(下)刊于《江淮文史》第2期。

42  《沧海人生》刊于《大众日报》。

527 在安徽太平拜见苏雪林。

6 《两访巴黎卢浮宫》刊于《艺术家》第6期。

7 《刘海粟母亲的最后一课》刊于《世纪风采》第7期。

本月  《刘海粟十上黄山》入选《文苑春秋:安徽省重要历史事件丛书》(俞乃蕴、沈寂、胡海燕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9  《苏雪林与潘玉良》刊于《人物》第9期。

10  《刘海粟与天马会》刊于《世纪》第5期。

116  《魅力依旧的枫丹白露》刊于《福建日报》。

本月  《巴黎的含意》刊于《清明》第6期。

121 潘瑞璐、程劢的《〈画魂〉的世纪情结――石楠与刘海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刊于《风流一代》第12期。

1228  《挚情之歌》刊于《安徽日报》。

1231  《艺术与历史的统一》刊于《文汇报》。

本月 《陈圆圆・红颜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随后,上海市作协、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举办了研讨会。

1999  六十一岁

1 《舒绣文挑战抗战夫人》刊于《大众电影》第6期。

本月 《我想读书》载《中国作家人生历程:童年》(冰心名誉主编,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本月  《我为苦难者立传》载《中国作家人生历程:在人间》(冰心名誉主编,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  《安徽才女苏雪林与潘玉良》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31  《旅法二章》刊于《散文》第3期。

34  《走进罗丹博物馆》刊于《大众日报》。

317  《魄力依旧枫丹白露――旅法散记之十四》刊于《大江晚报》。

410  《艺术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刊于《人民政协报》。

427   《巴黎的三O三中国画室――旅法散记之十五》刊于《大江晚报》。

本月 《爱的芬芳永驻我心房》刊于《人物》第4期。

520 《又闻水菊香》刊于《南方日报》。

515  《怀念苏雪林》刊于《文艺报》。

626 《美哉,周庄》刊于《中国旅游报》。

7 《苏雪林与潘玉良》刊于《世纪》第3期。

8 《参观密特朗故居博物馆》刊于《当代文艺》第8期。

本月  《三访巴黎圣母院》刊于《散文》第8期。

91  《参观密特朗故居博物馆》刊于《散文》第9期。

本月  主编《皖江走廊丛书》(16卷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本月 《刘海粟》载《常州十大名人传》(吴振祥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  《爱的芬芳记注我》载入《世纪之爱:冰心》(李朝金、凌玮清主编,团结出版社,1999)。

11 《去夏多西弄》刊于《清明》第6期。

2000  六十二岁

1  《海魄・杨光素传》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本月 《画魂・潘玉良传》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本月 《美神・刘苇传》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本月   《张恨水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2 《冰心老人爱的芬芳永注我心》刊于《世纪》第1期。

3 《皖江春水绿如蓝》刊于《清明》第2期。

本月  《张恨水与毛泽东的交往》刊于《领导文萃》第6期。

本月  《美哉,周庄》入选《回眸周庄》(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43  《苦难不是灾难》刊于《人民政协报》。

54 《红烛情深――写在〈人民教育〉五十华诞之际》,刊于《人民教育》第5期。

6 《她紧扼命运的咽喉――记旅法女画家杨光素》(上)刊于《江淮文史》第3期。

83  《艺术之城》刊于《文汇报》。

同一天  《张恨水传》开始连载于《安庆日报・下午版》。

826  应珠海出版社之邀,至珠海出席为庆祝珠海建市20周年举办的读书论坛,签名售“石楠女画家”系列。

本月 《她紧扼命运的咽喉――记旅法女画家杨光素》(下)刊于《江淮文史》第4期。

本月  《刘海粟与南洋艺术家》载入《刘海粟》(刘海粟美术馆编,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91  《参观密特朗故居博物馆》刊于《散文》第9期。

本月   《蛇为什么冰凉》入选《月光城副刊散文精选》(周锦宏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1028 安徽省文联、安庆市文联和安徽省政协科教文委联合举办石楠新作研讨会。

1029  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至温州出席中国作家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和采风活动。

12  《刘海粟与冯其庸的情缘》刊于《世纪》第6期。

2001  六十三岁

2 《怀念张漱菡》刊于《江淮文史》第1期。

46  《停车滑铁卢》刊于《文汇报》。

511  《做事不辞牛负重》刊于《安徽日报》。

527  《年轻多美》刊于《南方日报》。

531  《寄望青年作家》刊于《安徽日报》。

本月 《海缘》刊于《清明》第3期。

本月 《陈圆圆・红颜恨》获安徽文艺奖三等奖。

6 《四十年前的爱情故事》刊于《鸭绿江》第6期。

71  《我的儿歌最深情》刊于《南方日报》。

813  应敦煌书画院之邀,与雕塑家阎玉敏同赴敦煌参观。

本月 《德馨为范――怀念庆胜先生》刊于《人物》第8期。

921  《认识木麻黄》刊于《人民政协报》。

1030  《封面人物――石楠简介》刊于《新世纪》第4期。

1218  《星海无涯 涛声依旧》刊于《中国教育报》。

1220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再次当选为全委委员。

1230  《接受乡俗》刊于《文汇报》。

本月   《认识木麻黄》载入《作家采风》(中国作家协会主编,作家出版社,2001)。

2002  六十四岁

37   《感受传奇画魂》刊于《文汇报》。

49  《潘玉良的传奇和女人》刊于《作家文摘》。

5 长篇反腐小说《真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524  《在巴黎寻找潘玉良墓》刊于《文汇报》。

610  《以忧患意识直面社会》刊于《检察日报》。

625  《石楠推出反腐新作“真相”》刊于《文摘周刊》。

75   《直面人生看真相》刊于《安徽日报》。

730  《反腐倡廉,天地为鉴》刊于《安徽工人报》。

8 随省政协常委考察团,至贵州、青海、重庆等地参加考察。

本月 《阎玉敏的雕塑人生》刊于《江淮文史》第4期。

11 《一席精美的华宴》刊于《当代电视》第11期。

本月 《三访巴黎圣母院》载于《新安副刊精品荟萃――捡拾时光的零头》(新安晚报社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12  《一尊不屈的画魂――观黄梅戏音乐连续剧〈潘张玉良〉在感》刊于《当代电视》12月号。

本月 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新加坡、叙利亚。

2003  六十五岁

1  推选为安徽省政协第九届常委。

3  《陈圆圆・红颜恨》(上、下)由台湾古籍出版社出版。

5 《画魂・潘玉良传》插图珍藏本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519  《在新加坡参观植物园》刊于《中国旅游报》。

8  《刘海粟十上黄山》载《刘海粟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10101724  《巢湖行》(一)、(二)、(三)刊于《江淮时报》。

1028 参加在北海举办的《长江航运报・副刊》文艺笔会。

12 《画魂・潘玉良传》(插图珍藏本)由台湾正展公司出版。

2004  六十六岁

1  散文集《寻芳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15  《我想读书》刊于《现代教育导报》。

2  出席在昆明举办的六届四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会议。

2  《康有为与茅山的一段情缘》刊于《钟山风雨》第1期。

4  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作家代表团,到绍兴出席第20届兰亭书法节、鲁迅故居文学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和采风活动。

本月  《怀念亚先生》刊于《江淮文史》第2期。

6 《为了不被忘却》刊于《随笔》第6期。

8  韩文版《画魂・潘玉良传》由韩国汉声研究所翻译出版。

本月  《苏雪林:另类才女》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919  参加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百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看安徽活动。

10 《为了不被忘却――〈另类才女苏雪林〉后记》刊于《文艺百家》。

12   《我为上海感动》载入《上海印象》(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005  六十七岁

2 《康有为茅山行踪》刊于《世纪》第1期。

本月 《我的奶奶》刊于《安徽文学》第2期。

3  《我写苏雪林》刊于《文学自由谈》第3期。

6  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改为《一代名妓柳如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本月 《我写苏雪林》刊于《文学自由谈》第3期。

9  作家出版社大型丛书“精品女人”和“精彩男人”收入石楠作品《一代名妓柳如是》、《画魂・潘玉良传》、《张恨水》和《百年风流――艺术大师刘海栗的友情和爱情》。

10 山东省淄博市文学艺术研究会聘请石楠为该会荣誉主席。该消息见于本月《淄博文艺报》。

10 15 在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和《名人传记》杂志联合举办的读者投票与专家学者推荐的评选活动中,高票当选为“首届中国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2006  六十八岁

123  《石楠出版新作〈生为女人〉》刊于《文摘周刊》。

127  《石楠:我只是想一吐为快》刊于《文汇读书周报》。

本月 《我为苦难者立传》刊于《安徽文学》第1期。

本月 第二部长篇小说《生为女人》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210  《守住灵魂的贞操》刊于《新安晚报》。

3 《苏雪林与朱湘》刊于《江淮文史》第3期。

6  《“无名英雄”李涤非》刊于《钟山风雨》第3期。

8 江飞、余昌谷的评论《“生为女人”的疼痛》刊于《安徽文学》第8期。

9   《迟到的悼念》载入《公刘纪念文集》(刘粹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13  《文艺报》公布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名誉职务名单,石楠当选为名誉委员。

12  《苏雪林为胡适辩诬》刊于《江淮文史》第6期。

本月  《张玉良月夜思故里》载《扬州现代诗抄》(黄经伟编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2006)。

本月  出版14卷本、500余万字的《石楠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2007 六十九岁

1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海粟大传》。本书续写了刘海粟先生的后传,并且综合了《沧海人生――刘海粟传》、《刘海粟传》、《百年风流――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友情和爱情》以及《艺术叛徒刘海粟》,是一部关于刘海粟的全传。

本月 《中国的女凡高・杨光素传》收入“当代优秀传记作家文库”,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5 《刻刀绘历史,泥土写春秋――记著名女雕塑家阎玉敏》刊于《名人传记》第5期。

7 《怀念诗人陈所巨》刊于《山西文学》第7期。

8 《苏雪林为胡适辩诬》刊于《名人传记》第8期(上半月)。

本月  主编世界名人成才故事与启示丛书之《文学大师的成才故事》、《艺术大师的成才故事》、《世界伟人的成才故事》、《体育巨星的成才故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12 《海粟大传》获第三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长篇)奖。

2008  七十岁

4 《苏雪林挑起台湾象征诗论战》刊于《世纪》第2期。

5  《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7  《亚明传》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较第一个版本,增加了亚明先生的后数十年的艺术人生,续写了年表。

《画魂・潘玉良传》手抄本出版。

2009  七十一岁

 1  穆安庆与石楠的对话《谢冰莹为何被称为中国第一女兵》刊于《名人传记》第1期(上半月)。

5 出席在台湾召开的两岸传记文学座谈会,会后游历了台湾,并会见了李敖。

6 《舒绣文传》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728 《表姐不老》刊于《文汇报》。

8  出席香港中华国际传记文学研讨会。

本月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刊于《传记文学》。

10 《谢冰莹终生感激林语堂和孙伏园》刊于《江淮文史》第5期。

本年 《致力于“克己复礼”的彭林》刊于《中国传记文学》第1期。

2010  七十二岁

2  《“大师的背影”传记丛书序言》刊于《文学自由谈》第1期。

4  《漂亮妹妹》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614  记者王觅的《书写女性的人生光辉――访作家石楠》刊于《文艺报》。

10  台湾交响乐团将《画魂・潘玉良传》改编成大型歌剧,在世界各国巡演。

12  《怀念女词人丁宁先生》刊于《世纪》第6 期。

2011  七十三岁

1 论文《我对传记文学和传记小说的创作思考》载《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121 《以真为骨 以美为神》刊于《文艺报》。

217 记者韦文洁的《有爱就是幸福:作家石楠用幸福感谢苦难》刊于《法治周末》。

3 《画魂・潘玉良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六版。

2012  七十四岁

228 文锦的《冲破命运的乌云――读石楠的〈漂亮妹妹〉》刊于《新闻晚报》。

417 《深扎沃土的劲草――怀念冯英子先生》刊于《中国纪检监察报》。

66  《我为什么快乐》刊于《今晚副刊》。

92   《感恩是一种美好情感》刊于《今晚报》。

929  《敬畏天物》刊于《今晚报》。

1021  《想念刀鲚》刊于《文汇报》。

1026  《回不去的童年》刊于《中国纪检监察报》。

1028 出席韩城司马迁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  七十五岁

11 《回不去的岁月》刊于《今晚报》。

115  《敬畏天物》刊于《文汇报》。

2 《一棵真正的劲草――怀念冯英子先生》刊于《世纪》第1期。

211  《长长的念珠》刊于《今晚报》。

38  《秦怡和张瑞芳――一次难忘的采访》刊于《今晚报》。

42 《他曾为我举过灯――怀念沈培新先生》刊于《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月13 《赞美同行》刊于《文汇报》。

625  《秦怡:美丽永远》刊于《中国纪检监察报》。

731  《人都会犯错》刊于《今晚报》。

9  《潘玉良画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2 《拣回缺失的笔墨》刊于《文学自由谈》第6期。

2014  七十六岁

6  应邀做客新安读书汇。

10 长篇小说《一边奋斗一边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石楠的“封山之作”。

2015 七十七岁

1 散文集《心海漫游》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