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一线见闻之二:心系扶贫村 洪灾更显情

发布时间:2016-08-02     浏览:1371次

抗洪一线见闻之二:心系扶贫村 洪灾更显情

――记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驻村干部刘斌
2016年07月30日 10:41  来源:中安在线

  编者按:

  2016年夏天的安庆,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连续三轮强降雨,汛情全线告急,灾情全省最重。军民齐上阵,干群共抗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安庆市文联积极行动起来,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安庆市作家协会和各县作协先后组织了十几批次50余位作家深入灾区采访。记录下这一历史事件,讴歌无数军民、干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本网在此推出部分作家作品,用以见证和弘扬――

  “刘书记来咱们村是真扶贫,帮咱们想脱贫的办法,同咱们一样干活。这次洪灾刘书记又带着咱们天天抗洪抢险开展自救,没有休息过一天。”7月19日,在铜陵有色为受灾的扶贫村太湖县北中镇江河村送来救灾物资时,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夸赞他们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刘斌。

  2014年9月份,安庆铜矿承接上级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对太湖县北中镇江河村的定点扶贫工作,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安庆铜矿从事矿农关系协调工作的刘斌成为省直下派157名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

  太湖县江河村现有356户1297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达99户239人。这里山多地少土地沙化贫瘠,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没有规模企业和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基本为零。刘斌第一次跟随矿领导来村对接,一路上,颠簸崎岖的山路让人头晕目眩、胃部翻腾,从早晨7点出发跑到中午12点多才到达村里。面对全新领域,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群,甚至难懂的方言,刘斌很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项新的挑战?但是,想到公司和矿对自己的期待,看到迎接的村民们热切期盼的眼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来,既要对得住组织上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贫困村的村民们。

  刚来的第一个月,刘斌就跑遍了江河村所有8个村民组的17个小组,近距离的接触让他更加感受到了贫困村的贫穷,这些贫困家庭不是老弱病残,就是无有专长或思想守旧,还有就是本地经济落后制约了村民们的致富愿望。他去了每一户贫困户家庭,为他们建立了贫困户家庭档案。那些日子,他每天就靠方便面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在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睡觉,村干部和村民随时来访,随时接待。很快解决了方言关并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如何扶贫的思路也逐渐明晰了。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不仅影响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在与村“两委”和村民商讨后,着手对该村纱帽组的一条道路进行翻修,这条路是连接山头户与县道的唯一通道,原先是天晴灰蒙蒙,雨天泥一片,山上18户人家,出门要看天,碰到雨雪天气,步行都困难,上学的孩子只好寄住在山下亲戚家,农户种植的灵芝、茶叶等只能肩挑手提或者电瓶车、板车拉,刘斌带着村班子寻求政策扶持、包村单位帮扶,将这条800米长的道路硬化并拓宽,从此村民们上下山再也不用看天出行了,三轮车、小四轮直接开到家门口。 2015年,刘斌与村两委班子又想方设法,完成了总长2.5公里的村内四条主要道路的硬化改造。

  随着道路畅通,纱帽组新增灵芝种植户6户,18户村民共有10户发展灵芝,其余8户也增加了茶叶、毛竹等的种植,去年,村民余兴旺种了灵芝15000株,毛收入8万多元;利用杂木种木耳60000多斤,收入5万多元,一举脱贫。有村民自发在村路桥上写道:好政策人人幸福,小康路户户畅通。江河村现有1000多亩茶园,几乎家家户户种茶。江河茶厂是村里唯一茶叶加工厂,由于设备落后,加工的茶叶质量和产量都不高,一度要关门停产,不少村民们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湖北省英山县卖茶叶,既不方便又因耽误时间茶叶无法卖出好的价钱。刘斌与村“两委”及工作队一起找上门深入调研,了解到茶厂关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老化,无法生产适应市场的茶叶,导致销售不畅。另外,由于设备加工能力不足来不及加工,遇到下雨天茶叶就会霉烂变质。刘斌思忖这里生态条件好,茶叶品质不错。如果进行技术改造,完全有可能起死回生,况且茶厂也是本地产业龙头,涉及到几百户茶农的长期收益,必须要救活。

  为此,刘斌将情况向安庆铜矿乃至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报告,积极争取到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在获得了发展改造资金后,他与村班子商量,将资金的20%作为村集体扶贫资金用于专项帮扶,80%作为村集体股本入股茶厂,茶厂每年从村集体投入的本金里以10%返还村集体经济,用于专项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形成滚动式发展。茶场起死回生了,茶叶储存、加工能力翻了一番。茶农们也得到了实惠,虽然今年春季茶叶市场总体价格有所回落,但是,江河村的茶农们不但收益没减反而有所增加。

  今年6月中旬,安徽多处接连发生强降雨,太湖县自6月6月19日晚至20日凌晨,持续下了6个小时的大暴雨,降水量达到214毫米为有记录的历史之最,紧接着又是连续暴雨,造成了江河村农田灌溉堰被冲毁18座、河坝垮塌2800米、村级路段塌方15处、组级道路冲毁近14公里,并有12户41间民房倒塌,39人撤离转移,全村家家户户断水、断电,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万元。在村中驻守的刘斌没有迟疑,立即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及民兵展开自救行动,首先,将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和塌方的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在刘斌的带领下,大家分头赶赴各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家中挨家挨户作动员,居住在本村最偏远的茶地村民组山腰上的吴敦举老俩口,无论村干部怎么动员就是不愿撤离,得知情况后,刘斌带着两名年轻党员主动攀山5里多路来到老人家中,再次进行动员,连续做了半天工作,终于将两位老人送下山去。为了让高山上转移的住户能够暂时栖居,除了将村部各个办公室全部腾出来外,又临时搭建了2个帐篷进行安置。并动员一些年轻、身体好的村民投靠到附近没有被水淹的亲友家中。在整个洪灾期间,江河村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为了加强灾情防范,刘斌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及民兵组成6个巡查组,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巡查,将流经本村的沙河及水库作为巡查重点,积极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在6月19日的洪灾中,来势凶猛的洪水将村里的自来水站储水池冲毁,使家家户户饮用水一度发生困难,刘斌立即组织村班子成员从镇上购买来水管,动员村民新建了一个临时储水池,并连接了4000余米长的临时用水管线,使家家户户重新用上了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他又紧急联系北中镇政府,请求配合将损坏的电线杆和电线、网线等重新树立起来并接通。一系列的举措,稳定了人心,也增强了大家战胜百年一遇洪灾的信心。

  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刘斌,妻子及女儿对他非常牵挂,每天都要打电话问他的情况,在接到电话时,他总是在忙碌着,只能匆匆报个平安。有一次,女儿告诉他,马上就要中考了,如果能回来陪一陪自己该有多好!想到此时还有多少工作千头万绪,他一边勉励女儿,一边抱歉地告诉女儿“爸爸这里还要很多事情,忙好后就回来好好陪你”。在放下女儿的电话后,刘斌的眼睛里留下了愧疚的泪水,想一想自己这一年多来,亏欠女儿和妻子的确实太多了,好在女儿和妻子能够理解他,还会安慰他。女儿总是调皮地对他说:“你当村官就要为村民做主,否则回家就去卖红薯。”妻子朱莉也在矿山工作,每次回来时,总是给他做一些可口的饭菜,临走时会将他的衣物准备好,用行动默默地表示对他工作的支持。想到这些,刘斌将眼泪拭去,又投入到抢险自救中,他认为,眼下只有干好村里的工作,才是对女儿和妻子最好的回报。

  一个多月来,刘斌几乎没有踏实睡个一个好觉,白天全村各处都要跑到,晚上还要值班,遇到紧急情况又要去处理。有一天夜里,值班的同志来报告,村头沙河的一段堤坝发生小面积塌滑,他立即意识到,如果不及时疏通,水位将会很快上涨,并会冲毁更多的堤坝,于是,正在感冒的刘斌,拖着沉重的身子,立即召集来党员和民兵,展开塌滑堤坝的清理工作,他第一个跳进正在奔淌的河水里,在他的影响下,大家纷纷冲进水中,形成一排,将落入水中的石块一块块地传递到坝埂上,从深夜一直干到上午九点多钟。望着已经虚弱的刘斌,村党支部书记吴洽周心疼地劝他:“刘书记,哪有你这样干工作的,再好的身体也受不了呀。”他摆摆手,道:“这时候,咱们是群众的主心骨呀。”他让人从村医那开了些感冒药揣着口袋里,硬是顽强地用毅力坚持着,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们作出了表率。

  铜冠农业示范园虽然在地势高处,但是距离山体比较近,在洪水到来之前,刘斌就组织人员对这里的排洪沟进行了清理,又弄来了沙袋码放在各个大棚处做好应急准备,当山洪到来时,由于防范工作做在前面,示范园大棚里的石斛米斛没有受到灾害。通常雨前的天气很闷热,洪灾以后气温又陡然升高,为了防止石斛和米斛在生长中造成霉烂,每天就是再忙,刘斌也要会同村支书吴洽周和村委会主任江明含及村里的老支书江焱华等要来此一趟,几个人分头仔细查看。刘斌说:“这是咱们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奔小康的样板和希望,一点马虎不得。”

  扩建后的茶场,由于厂房实施了防水改造和储存条件得到了改善,加上添置了新的烘干设备,今年持续多日的大暴雨并没有使茶场遭受多少经济损失,纵然是大雨天气也照样可以加工茶叶,茶场厂长江志龙在刘斌来他家察看灾情时,开心地握住刘斌的手道:“刘书记,多亏你们的帮扶呢,要不然,这么百年不遇的持续大暴雨,我们这茶场早就变成水厂了。”

  村民吴礼强的家就住在实施扶贫项目新建的护坡旁边,自家的茶地也在护坡下面,虽然洪灾这么大,他家的房屋和茶地没有收到丝毫损失。这次抗洪抢险,吴礼强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救灾工作,他说:“如果不是铜陵有色来帮扶咱们,如果不是刘书记真心帮咱们,我家损失肯定很大。”

  沙帽村民组的18户村民这次在洪灾刚一到来时,刘斌就带着村干部来到山上,大家仅用半天时间就全部撤离,种植灵芝大户余兴旺道:“咱们组这段扶贫路修的真及时,这次派上大用场了,要是过去,就是我们想撤离也得要一二天时间才行。”

  随着天气的逐渐稳定,刘斌和村“两委”的干部们又开始带领村民们展开了农田护堰、倒塌路坡、受损村组道路及茶地的修整治理等灾害重建工作。村民们说:“咱们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踏实了,我们确确实实看到希望了。”

  前不久,在省委组织部对驻村干部的考评中,刘斌被评为“优秀”。在省国资系统“七一”表彰会上,身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刘斌荣获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刘斌很谦虚也很低调,他说自己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仅仅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在谈起扶贫工作的感受时,刘斌则深情地道“驻村帮扶工作有苦辣也有酸甜,个中滋味难以道尽,但是我认为人生有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能为贫困山区的村民们在脱贫的道路上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我感到荣耀和自豪”。(杨勤华)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联通大厦98号四楼 电话:0556-5501315 传真:0556-5501315
版权所有:安徽省安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 2022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皖ICP备17015058号-1皖公网安备340803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