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一线见闻之四:向英雄的旗帜致敬
发布时间:2016-08-02 浏览:1439次
抗洪一线见闻之四:向英雄的旗帜致敬
编者按:
2016年夏天的安庆,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连续三轮强降雨,汛情全线告急,灾情全省最重。军民齐上阵,干群共抗灾。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安庆市文联积极行动起来,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安庆市作家协会和各县作协先后组织了十几批次50余位作家深入灾区采访。记录下这一历史事件,讴歌无数军民、干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本网在此推出部分作家作品,用以见证和弘扬――
向英雄的旗帜致敬,是发自我心底的敬意。一支曾在抗洪救灾中荣立战功的连队,今天在奋战了五天四夜的漳湖五九圩大堤上举行隆重纪念,纪念25年前在颖上县参加抗洪救灾,为抢救淮河遇险的救灾民船而英勇牺牲的老排长周丽平。
向英雄的旗帜致敬,是发自我心底的敬意。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7月14日上午,陆军第12集团军周丽平生前所在部队某机步旅600多名官兵,一接到防汛抗洪救灾的命令,昼夜兼程,长途驰援望江县受灾地区。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望江县境内湖泊全线告急。午夜12点,部队一到望江县,就兵分四路进入黄湖、武昌湖、泊湖、漳湖五个圩点,与兄弟部队、武警、民兵和望江县广大干群一齐战风雨、保圩堤,投入到惊心动魄的与洪水搏斗之中。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还是在和平建设中,战功累累,名将辈出,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50年前英雄王杰用生命书写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25年前“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又用生命弘扬了这种精神。这支部队是最能战斗的部队,哪里最紧急,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就战斗在哪里。部队雨夜抵达,九成圩告急,地爆连80多名官兵迅即上阵,装运砂石、垒土筑坝,200多吨石料,60多辆农用车,与洪水奋战了整整12个小时,终于保住了圩堤。周丽平生前所在连,则被分到漳湖镇五九圩红湖村至六合村段堤防3.5公里险工险段。
漳湖镇五九圩全长22.9公里,高16米,它与沿江同马大堤护佑着漳湖镇3万名群众和十万亩良田。今年,我国南方一进入梅雨季节,大雨不断。7月1日、2日、3日望江县连降大暴雨,漳湖镇九五圩洪水成灾,每天水位快速上涨,7月2日湖水离堤顶还有60公分,到7月3日凌晨就出现了多处漫堤。情况危急,市、县、镇三级总动员,重点确保漳湖圩。全镇七村干群齐上阵,堵管涌,排险情,固堤加高,昼夜坚守家乡的“保命圩”。县防汛指挥部对漳湖圩区的工作目标是,确保17米安全渡汛,子埂高程17.5米。7月5日,子埂加到17.2米,雨还在下,水还在涨,漳湖五九圩内外水位落差已达4.8米,在县水利专家指导下,果断决定五九圩小圩蓄水养坝。小圩内干群舍小家,保大家,全部安全转移,一下把落差降低为3.13米,稳固了大堤。
当我深入五九圩抗洪一线时,只见战旗飘扬,呐喊声此起彼伏:“第一,第一,永争第一!听党的指挥,永保大堤!”大堤上涌动的是橄榄绿加橙色的身影,是军民联手如火如荼展开“两湖”大会战决战的场景。战士们在民工们的配合下,装土、运土、扛包、垒堤,你追我赶,一轮又一轮,无论是烈日,还是狂风暴雨,誓与洪水赛跑。一天超12个小时,近两万袋砂石,硬是从堤下5米,垒筑到堤顶。为了挡风护堤,战士们冒着夜色纷纷跳入没膝深的水中用四米宽的土工布构筑起500多米的屏障,直到天亮都没休息。全连干部战士皮肤晒黑了,颈子磨破了,脚趾泡烂了,手臂擦伤了,衣服湿透了,没有一个叫苦也没有一个叫累。连队以周丽平精神鼓舞士气,以顽强战斗作风攻坚克难,连续五天四夜,超负荷体力消耗不减战斗力,硬是把3.5公里的九五圩险段加高到17.5米。当我祝贺他们胜利完成任务时,指导员朱保辉坚定地说:“雨不停,水没退,我们不会撤!”他告诉我,今天是周丽平老排长牺牲25周年纪念日,他和全连官兵马上要在战地举行“火线宣誓”。
1991年,江淮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这支英雄的部队在颖上县参加抗洪救灾。
7月19日,从军事院校毕业才上任8天的周丽平排长为抢救淮河遇险的救灾民船英勇献身,年仅23岁。1991年9月30日,中央军委授予他“抗洪救灾模范”荣誉称号。25年来,周丽平始终活在这个连队里,活在每一位官兵的心中。新战士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介绍周丽平的英勇事迹和参观周丽平事迹陈列室;连队每晚点名,第一个呼点的名字就是周丽平。25年来,这个连队始终以实际行动传承周丽平为民献身的精神,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次次不辱使命,曾荣获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5次,每年在军事训练、实兵对抗、比武和完成各项任务中都荣获二、三十项奖励。25年来,全连官兵非常珍惜连队的荣誉,以周丽平英雄形象锤炼军营硬汉,培养英雄血性,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当他们一进入漳湖镇九五圩抗洪救灾阵地时,就立下誓言:“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宁在大堤倒,誓保百姓安!”
7月19日中午12点,火热的圩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雨停了,乌云低垂,只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全连官兵按口令排成四列,一身绿军装和橙色救生衣,虽然湿透了,还沾满了泥浆,但每个青春的面庞上有的是男儿的血性和军人的刚强,每位挺立的身体充满了豪迈和正气。围上来的老百姓低声赞道:“这是铁的军队,不要命的军队!”“他们来了,保命圩有救了。”热泪涌出了我的眼眶,人民军队人民爱,军民联手抗洪,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灾害。
旗帜展开,背景是被新筑的子埂拦在脚下的洪水,红旗上书写着“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生前所在连”。官兵在等待,我们大家也都在等待,等待着那庄严宣誓的一刻。连歌唱后,“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响彻云端。接着老兵代表发言:“今天,我们再一次站在抗洪大堤上,面对老排长的旗帜宣誓,永远宏扬老排长的精神,面对洪水,敢于担当,永不退缩! 25年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执行任何任务,我们都牢记老排长的精神,把连队荣誉举过头颅,践行我们的连魂!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新兵代表表态说:“我来到这个英雄连队,对老排长精神非常崇敬。虽然老排长不在了,但他还活着,他永远活在我们身边。我代表新战士表决心,学习老排长,为国为人民,勇往直前,用数万砂袋构筑起新的钢铁长城!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当101名官兵面对旗帜举起握拳的右手庄严宣誓时,热泪再次模糊了我的眼帘。“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振聋发聩。 “团结就是力量”,军民团结,无坚不摧!连长曹朋飞说得好:“抗洪救灾任务虽重,但使命光荣,英雄铸就了我们英雄的连队,更需要我们学习老排长不怕牺牲的精神!今天,我们战斗的地方,就是我们成才的源泉,战斗力生成的动力!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宁在大堤倒,誓保百姓安!”
向英雄的旗帜致敬,是发自我心底的敬意。英雄连队有着不一样的精神,英雄连队有着不一样的干劲。“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虽然我华发满头,可我的心跟全连官兵一齐在跳动,崇尚英雄,崇尚战斗,不忘初心!(顾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