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物留下精彩的艺术瞬间
发布时间:2017-01-09 浏览:4772次
为动物留下精彩的艺术瞬间
――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陈琦
记者采访陈琦时,感觉她是一个低调,不事张扬,不善言谈的人。内敛,气质文静、优雅。家庭布置得简洁干净,墙壁上镶嵌着几幅动物的摄影作品。刚进入采访时,她甚至有点儿拘谨。但一谈到动物,她的脸上马上漾出会意的笑容。她说:别看动物,在我眼里它就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表情,有笑容,有爱,有快乐,有悲伤。它们情感的流露是纯天然的,这是最珍贵的。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我们就该不断的改善动物的生存处境,给它们一个舒心的家园。她给记者的感觉是她已经成为动物的最好朋友了,她能聆听动物的语言,感受到动物表情的变化,理解动物的内心,并在沉默中无声的和它们交流、会意,进入忘我的境界,只有这样,她才能捕捉到动物嘴精彩的一瞬间。当记者说喜欢动物的人,是善良的,有爱心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她的共鸣。
一、摄影镜头对准了动物
记者想从陈琦的艺术人生中挖掘一点令人兴奋的亮点,或者可读性。没想到她的人生经历很单纯,学习摄影也很晚,自觉的进入艺术摄影也才是近几年的事。1961年陈琦出生于杭州,在哪儿读完初中。1977年随父母来到安庆,从此就在这个城市定住了下来。高中毕业后就到安庆石油化工厂工作,干的是电工,一直干到退休。干了三十多年的电工,这引起了记者风好奇,因为电工是个高风险的工种,大都为男性,在这个高危上她居然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也许正是这份工作锤炼出她的谨慎、耐心和细腻。2011年她退休以后才拿起照相机,短短的几年她就购置了十多万元的摄影设备器材。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为了退休后有一个事可干,找一个精神寄托,也没想到一定要当一名摄影家。也许正是这份单纯、不近功近利的心态成就了她。当记者问:退休后有很多爱好可以作为精神寄托,你怎么选择了摄影艺术?陈琦笑笑说:我天生的爱动物。从小就喜欢动物,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没有动物,人类是多么的无趣和单调。这也许就是我将镜头对准动物的原因吧。通过摄影挖掘动物动物的生存状态,再现它们美好的、生动的、有趣的一瞬间。在漫长的摄影过程中,我逐渐的将它们艺术化,在艺术里使它们获得更鲜活的生命,更接近人类的童年。记者有幸观赏了陈琦几幅动物摄影,真的叫人叹为观止,真的叫人感到惊讶,其中有一幅摄影作品《沐浴阳光》一排猴子并列站着,各自的表情都不一样,各自都在表达着什么,有的张开双手,有的张开嘴巴,有的测过脑袋和另一只猴子说着什么,大家都昂起头兴奋而快乐,像是一曲大合唱。记者久久的徘徊在这幅作品前,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说:啊,太好了,让人震惊。她作品的艺术性比她的叙说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给记者的感觉,这些动物不仅仅是出现在她的视线里,也比仅仅出现在她的感觉里,而是出现在她的内心里,出现在她的感悟里,可以说她是在用心和灵魂在与动物们交流、对话,感应,然后再给予生动、艺术的呈现。
二、勤奋与感悟
陈琦的摄影艺术有其独到的一面,更多的显示出其鲜活的、天然的、生动的画面。这也许来自于她的领悟力和感受力。她并不精通于摄影艺术理论,也不精通于各种摄影流派的风格,因此也就不受各种摄影理论的约束和影响。她有较高的悟性,这种悟性来自于对动物第一现场感受、捕捉和再现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勤奋,将不愁有好的作品出现。为了拍摄好各种动物的画面,她先后跑过北京、上海、南京、哈尔滨等很多地方的动物园,尤其是北京,那里的队伍比较丰富,品种齐全,这给了她丰厚的第一资料。有时每年都要从安庆到北京往返于好几次,不辞辛苦,执着顽强,有时为拍摄出一幅好的作品而激动兴奋,这是艺术对她的回报。她告诉记者:我认为拍摄动物比起人物、自然风光更有难度,而且却基本上都是在拍摄笼子里的动物,笼子里没有多少光线,比较灰暗,要等,耐心的等,等到太阳的光线照射到笼子里,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等,因为动物的表情千变万化,你永远那一把握动物这一秒钟会怎样,下一秒钟会怎样,动物的表情、动作千变万化,永无止尽,它们比孩子还顽皮。捕捉动物的姿态极其艰难,要想捕捉住自己想要的画面,就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耐心。动物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流露出温柔的、凶狠的一面,面部流露出微笑的、不耐烦、急躁的、安静的等表情,而我需要做的将是等,有时为了拍出理想的动物画,要花去几天的时间,天天来同一个笼子外面等,很寂寞人的。拍摄完后还要进一步加工,艺术处理,处理的结果是还原于它们的原生态。要笼子里的北极熊出现在北极一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陈琦有一幅描述北极熊摄影作品《让我亲你一下》,一个庞大的北极熊,露出极其温柔的表情,亲吻着孩子的手,孩子抱在父亲怀里,两代人感受着同一只北极熊,画面里庞大的北极熊没有一点凶悍之感,在这个瞬间,它是人类的朋友。记者还观赏了陈琦的一幅摄影《同在两下》其构思巧妙新颖,主题鲜明、视角独特,蕴意深刻。画面是:在一根电线停着十几只鸟儿,它们的头顶飞过一架飞机,鸟儿们露出惊恐的表情。寓意一:明朗的蓝天属于鸟儿的空间,却被一架飞机强行的闯入,占领了它们生存的空间;寓意二:科技的发展,不断的潜入动物们生活的空间,动物也要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变化,强化自身的生存能力;寓意三:彼此和谐于同一蓝天下,彼此爱护共同的生活环境……这幅作品体现出陈琦很高的呈现水平。陈琦的摄影,没有拜师,没有执着于某一摄影理论和摄影流派,而是全凭个人的天赋和领悟力。她的作品体现出纯粹的、天然的、鲜活的、感性的风格,也体现出一位女性的爱心、细腻、感悟。陈琦很注重每一幅作品的独特性,既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独具匠心,这一点她是自豪的,因为她认为自己从没有拍出与别人相同的作品。她善于在精微处下工夫,从极细微的元素去发现宏大世界,从极个人内心的角度去进行宏观述说。记者从她的某些动物摄影作品里感受到人类世界普遍情感的存在,站在人类的高度揭示动物的境界,并通过展示它们的本能来触及人性,这就拔高了她的摄影境界。她说:我要展示动物最阳光一面,最鲜活的一面。比如她的一副作品《出浴》:两只北极熊走在阳光照耀的雪地上,它两一前一后的走在晶莹剔透的雪花里,其现场感就是她将笼子里的北极熊移植到大自然的北极中,效果就宛如在北极的环境里,极具原生态,画面自然而从容,优雅而幸福,衔接巧妙,不露出一丝的破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了这完美的一瞬间,她等半个多月时间。北京一个很远的地方,一趟要来回倒两趟公交、六趟地铁,而且早上5点钟就要起,赶上第一趟交通班车,动物园里没有吃的,我早上去的时候必须把早上的食物、中午的食物,还有一天喝的水统统带上然后,再带上器材,负重是非常非常重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玩摄影,而不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肯定是做不到的。她说:每一张照片都有里面的故事,其实获得一张好的照片确实很不容易, 首先要守、等、忍等等因素。这幅作品荣获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艺术类铜奖的消息轰动了安庆摄影界!全国摄影艺术展自1957年创办至今,已走过55年历程,是中国品牌最响亮、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性综合摄影展览,是我国摄影文化界极具影响的盛事。陈琦女士在学习摄影的短短三年时间内,脱颖而出,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安庆摄影界自参展以来,首位夺得国展大奖、首位女摄影家入选国展、填补了安庆摄影界时隔23年无作品入国展的空白。虽然获得了很高的奖项,但是陈琦总说这里带着些运气。记者认为:艺术是有运气的,但这运气总是青睐那些勤奋、执着,有准备的人。
三、只要勇于付出,就有一定有回报
陈琦在摄影艺术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探索,一路发现,一路捕捉,从不懈怠。虽然她从事于摄影艺术时间不长,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绝不仅仅是靠“运气“得来的,更多的是汗水、勤劳、心血和不懈的努力。她的摄影作品《出浴》获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艺术类铜奖;作品《妈妈的摇篮》获2012中国・北戴河国际旅游观鸟摄影大展行为组优秀奖收藏作品;作品《集合》、《囚禁的生活》入选2014年安徽第十九届艺术摄影展览“艺术类”优秀奖;作品《舞动的精灵》获2014年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优秀奖;作品《春的舞动》入选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纪实类);作品《让我亲吻你》获2014张张丽双周赛第18期《人与动物》二等佳作;作品《迷惘》获2015张张丽双周赛第6期《虚实》二级佳作等
采访结束了,当记者问起陈琦在今后艺术摄影上有什么打算时,她信心满满,她说:只要不断的勤奋、探索、与时俱进,开拓新的摄影领域,丰富的摄影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经验,增强艺术涵养、丰富摄影的表现力,就一定能拍摄出更好,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特邀采写)